三阳头痛病证名。见《医垒元戎·三阳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的合称。《冷庐医话》卷三:“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治疗当于疏邪治痛方中酌加引经药。如太阳用羌活,阳明用白芷,少阳用川芎等。参头痛条。 三阳头痛sānyángtóutòng病症名。见《医垒元戎·三阳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三证的合称。详各条。 三阳头痛 三阳头痛三阳头痛是指感受外邪或因内伤而致三阳经气血壅遏引起的头痛。包括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三阳头痛见《医垒元戎》。 (1) 太阳头痛:《类证活人书》称太阳证头痛。指伤寒太阳病头痛。参见“伤寒太阳病”条。 头痛而在太阳经脉循行部位者,亦属太阳头痛,《冷庐医话》称太阳经头痛。症见头痛自脑后上交巅顶,项强,腰脊痛,苔薄,脉浮或带数。因外感风邪,袭于太阳经脉而成。治宜疏散风邪,升清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 太阳头痛古称冲头痛,后世称正头痛。《灵枢·经脉》篇:“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东医宝鉴·头》:“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直入络脑,别下项,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冲头痛的特点,从脑后至巅及眉间均疼痛。但正头痛亦有指满头皆痛者,如《䱐溪医述》以之与偏头痛相对而言。 (2) 少阳头痛:指《伤寒论》少阳病头痛。《兰室秘藏》称少阳证头痛。参见“伤寒少阳病”条。 头痛而在少阳经循行部位者,亦属少阳头痛,《冷庐医话》称少阳经头痛。症见耳前后痛而上连头角或颞部,苔薄,脉弦数。乃热郁少阳胆经所致。治宜清胆泄热。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3) 阳明头痛: 指《伤寒论》阳明病头痛。《类证活人书》称阳明证头痛。参见“伤寒阳明病”条。 头痛而在阳明经循行部位者,亦属阳明头痛。《证治准绳》称阳明经头痛。症见头痛引连目珠,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苔薄腻,脉洪数。为热盛阳明,循经上扰引起。治拟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减。便结者可用承气汤类以导火下行。 三阳头痛可用引经药。如足太阳膀胱经用羌活、藁本;足少阳胆经用柴胡;足阳明胃经用升麻、葛根、白芷; 手太阳小肠经用羌活、藁本;手少阳三焦经用柴胡;手阳明大肠经用白芷。 ☚ 瘀血头痛 三阴头痛 ☛ 三阳头痛sān yáng tóu tòngtripleyang headac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