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足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足烏

古代神話中的三足神烏。主爲西王母取食,在昆侖墟之北。司馬相如《大人賦》:“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爲之使。”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三足烏4
三足烏4  sānzúwū

省稱“三足”,亦稱“三趾”。傳說中祥瑞之鳥。國有道則現。其說始見於漢。《東觀漢記·章帝紀》:“三足烏集沛國,白鹿、白兔、九尾狐見。”《後漢書·班固傳下》:“甘露霄零於豐草,三足軒翥於茂樹。”李賢注:“《古今注》曰:‘元和二年,甘露降河南,三足烏集沛國。’軒翥謂飛翔上下。”晉·成公綏《鳥賦序》:“若乃三足德靈,國有道則見,國無道則隱,斯乃鳳鳥之德,何㠯加焉!”《文選·左思<魏都賦>》:“莫黑匪烏,三趾而來儀,莫赤匪狐,九尾而自擾。”李善注:“延康元年,三足烏、九尾狐見於郡國,嘉禾生,醴泉出。”《宋書·符瑞志下》:“三足烏,王者慈孝天地則至。漢章帝元和中,三足烏見郡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㶟水》:“又按《瑞應圖》,有三足烏、赤烏、白烏之名。”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三足烏1
三足烏1  sānzúwū

亦稱“踆烏”、“陽烏”。神話傳說中神烏名。居於日中,有三足。其說始見於漢。《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高誘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文選·左思<蜀都賦>》“陽烏迴翼乎高標”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陽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漢·王充《諭衡·説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常有天雞,爲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烏應之;陽烏鳴則天下之雞皆鳴。”

日中有三足烏

(《漢代畫像石刻》)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太陽 > 三足烏
三足烏  sānzúwū

亦稱“三足”。古代傳説中太陽内之神烏。因以指日。王充《論衡·說日》:“日中有三足烏。”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詩:“蓮花交響共命烏,金榜雙迴三足烏。”仇兆鰲注引黄生曰:“金榜迴烏,猶云日射黄金榜。三足烏,即日也。”唐·柳宗元《跂烏詞》:“無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妬爾令爾疾。”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無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三足烏2
三足烏2  sānzúwū

亦稱“陽烏”。神話傳說中駕御日車的神鳥名。爲日中三足烏說之演化。《洞冥記》卷四:“[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東方朔)曰:‘臣能使少者不老。’帝曰:‘服何藥耶?’朔曰:‘東北有地日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晉·左思《蜀都賦》:“擢脩幹,竦長條,扇飛雲,拂輕霄,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迴翼乎高標。”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三足烏3
三足烏3  sānzúwū

傳說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鳥,有三,即青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低回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爲之使。”張守節正義引張揖曰:“三足烏,青鳥也。主爲西王母取食。在昆墟之北。”《河圖括地圖》:“昆侖在若水中,非乘龍不得至。有三足神烏,爲西王母取食。”《山海經·海内北經》“有三青鳥,爲西王母取食”晉·郭璞注:“又有三足烏主給使。”參見本類“青鳥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