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害sān hài指弃恶从善,为民除害;或指为害百姓的人、物等。《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一作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处遂改厉,终为忠臣孝子。”《晋书·周处传》作“三害”。罗隐《夜泊义兴戏呈邑宰》: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况是无三害,弦歌政初成。 三害《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一作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处遂改厉,终为忠臣孝子。”后用来指为害百姓的祸害。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况是无三害,弦歌政初成。” 三害 三害sānhài━┃ 周处少时横行乡里,父老将其与南山虎、长桥蛟合称“三害”。后以之泛指民之祸害。唐·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诗:“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 三虫 小旻 ☛ 三害晋周处少年时纵情肆欲,危害乡里,乡人视处与南山虎,长桥蛟为三害。《晋书·周处传》:“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全唐诗》五一○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又六六二罗隐《夜泊义兴戏呈邑宰》:“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三害sānhài比喻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例如:“在这次整风运动中,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人士揭发了共产党内存在的许多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唤醒了和加强了许多共产党员的记忆……‘三害?我们是一点也没有呀!’这就幸福了!”(《新观察》1957.13.3页) 三害三种祸害。后用来指地方百姓遭受的祸害。晋人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最初横行霸道,为害乡里,当地人把他和南山虎、长桥蛟合称“三害”。周处上山杀虎,入水击蛟,除了两害。后来周处立志改过自新,造福乡里。于是阳羡之地三害尽灭,人民从此得以安居乐业。(见《晋书·周处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