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姑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姑娘

三姑娘

满族民间故事。流传在辽宁省岫岩县一带。故事写有个家财万贯的财主,自认为天下事由命不由人。可是他的三女儿却认为由人不由命。恰好有一个叫哈英厄的乞丐来要饭,老财主一气之下将女儿嫁给了他。三姑娘也不争辩,跟着哈英厄走了。没过多长时间,老财主家失了火,也变成了穷人。三姑娘卖了手饰,与丈夫开荒耕种,开始过上殷实的日子。老财主变穷后两个有钱的女儿都不收留他们,最后只好厚着脸皮去找三姑娘。见《满族三老人故事集》。

☚ 三胎星   三格格 ☛
三姑娘

三姑娘

长篇小说。田舍郎著。1946年百新书店出版。

☚ 将军向后转   小裁缝 ☛

三姑娘

 钱侍御琦巡视南城,有梁守备,年老能超距腾空,所擒获大盗以百计。公奇之, 问以平素擒贼立功事状,梁跪而言曰:“擒盗未足奇也。某至今心悸且叹绝者,擒妓女三姑娘耳!请为公言之。”
 雍正三年某月日,九门提督某召我入,面谕曰:“汝知金鱼胡同有妓三姑娘,势力绝大乎?”曰:“知。”“汝能擒以来乎?”曰:“能。”“需役若干?”曰:“三十。”提督与如数, 曰:“不擒来,抬棺见我!”
 三姑娘者,深堂广厦,不易纂取者也。梁命三十人环门外伏,已缘墙而上。时已暮,秋暑小凉,高篷荫屋。梁伏篷上伺之。漏初下,见二女鬟从屋西持朱灯,引一少年入,跪东窗低语:“郎君至矣。”少年中堂坐良久,上茶者三。四女环持朱灯拥丽人出,交拜妮语,肤色目光如明珠射人,不可逼视。少顷,西席横陈,六女环行酒,奇服炫妆,纷趋左右。三爵后,绕梁之音与笙箫间作。女目少年曰:“郎倦乎?”引身起,牵其裾,从东窗入。满堂灯烛尽灭,惟楼西风竿上纱灯双红。梁窃意此是探虎穴时也, 自篷下,足蹋寝户入。女惊起,赤体跃床下,趋前抱梁腰,低声辟咡曰:“何衙门使来?”曰:“九门提督。”女曰:“孽矣!安有提督拘人而能免者乎!?虽然,裸妇女见贵人,非礼也,请着衣一,谢明珠双。”梁许之,掷与一裈、一裙、一衫、一领袄。女开箱取明珠四双,掷某手中。女衣毕,乃从容问公:“带若干人来?”曰:“三十。”曰:“在何处?”曰:“环门伏。”曰:“速呼之进。夜深矣,为妾故,累若饥渴,妾心不安!”顾左右治具。诸婢烹羊炮兔,咄嗟立办。三十人席地大嚼,欢声如雷。梁私念床中客未获,将往揭帐,女摇手曰:“公胡然。彼某大臣公子也,国体有关,且非其罪。妾已教从地道出矣。提督讯时,必不怒公。如怒公,妾愿一身当之!”天黎明,女坐红帷车,与梁偕行。离公属未半里,提督飞马朱书谕梁曰:“本衙门所拿三姑娘,访闻不确,作速释放,毋累良民,致干重谴!”梁惕息下车,持珠还女,女笑而不受。前婢十二人骑马来迎,拥护驰去。明日侦之,室已空矣。

 《子不语》取名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句。可见袁枚编纂此书是专记鬼神、怪异之事的了。后来因“元人说部中有雷同者,乃改为《新齐谐》”,《新齐谐》之名本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与《子不语》函义相同。
 《三姑娘》所记并非鬼神,而是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
 故事发生在北京城里。当钱侍御巡视南城,问曾擒获大盗以百计的梁守备“平素擒贼立功事状”时,“年老犹能超距腾空”的梁守备却回答“擒盗未足奇也”,至今使他“心悸且叹绝”的,乃是“擒妓女三姑娘耳!”
 擒拿一个区区弱女子,能让擒大盗上百的梁守备心悸,着实令人惊奇,真不由不教人“叹绝”了。
 于是,文章结构、布局、内容、人物,无一不扣住一个“绝”字。文章环环紧扣,险象迭生,读者如坠五里雾中。
 且看:“擒盗未足奇,某至今心悸且叹绝者,擒妓女三姑娘耳!”一绝也。一个妓女“势力绝大”,武艺高强的守备带领三十役卒犹恐不敌,提督尚告诫:“不擒来,抬棺见我!”真不知三姑娘有何神通,令九门提督如此担心,二绝也。“三姑娘者,深堂广厦,不易纂取者”,烟花柳巷颇多,如此居处却少,三绝也。当“二女环从屋西持朱灯引一少年入”时,女环竟要“跪东窗低语”,报道“郎君至矣”,此妓好高身价,四绝也。二女环持灯引少年,“四女环持朱灯引丽人出”,六女环行酒,且“奇服炫妆,纷趋左右”,一妓衣饰华美尚可,侍婢成群听用甚众却难,五绝也。梁守备一入户,三姑娘便惊起“赤体跃床下,趋前抱梁腰,低声辟咡”而言,毫无惊惧之色,镇定自若,令人称奇,六绝也。听说是“提督拘人”,三姑娘并无难色, 自言难免,从容请求,“请着衣一”便酬谢明珠一双。梁扔给她四件衣服,“女开箱取明珠四双”毫不介意地扔到梁的手上。一个妓女能夸富如此,七绝也。更有甚者,她还把“环门伏”的三十役卒招进来,“顾左右治具,诸婢烹羊炮兔”以表示“为妾故,累若饥渴,妾心不安”,并“咄嗟立办”,处事从容大度,哪里是一妓女,分明权威显赫的大家夫人了,此八绝也。“三十人席地大嚼,欢声如雷”,役卒被人犯招待得这般开心,一时间觉主从错位,世所少见,九绝也。当梁守备要揭帐捕少年时,三姑娘止道:“公胡然,彼某大臣公子也,国体有关,且非其罪,妾已教从地道出矣。”一个嫖客,即使真大臣公子,也未致竟伤国体,此少年何许人,颇费猜疑。此十绝也。妓女接客,自应正正堂堂,无须遮人耳目,少年却“从地道出矣”,何必诡秘至此,娼家亦周到出格,此十一绝也。梁守备乃至九门提督在三姑娘眼中,都不在话下,“提督讯时,必不怒公。如怒公,妾愿一身当之”,闾巷一娼妇,有恃无恐之状令人瞠目,此十二绝也。“天黎明,女坐红帷车,与梁偕行”,哪里是缉押人犯,分明是护送王公夫人,此十三绝也。“离公属未半里”,原来告诫“擒不来,抬棺来见”的提督大人,未等人犯到衙,便“飞马朱书谕梁曰:‘本衙所拿三姑娘,访闻不确,作速释放,毋累良民’”,提督大人因一妓而自食其言,不顾在下属面前失却威严,此十四绝也。既然抓错,放了也罢,却唯恐“致干重谴”,不知此女有多硬的靠山,九门提督亦避之若虎,此十五绝也。梁且惊且惑,“持珠还女”时,“前婢十二人骑马来迎,拥护驰去。”呼奴使婢,排场非凡,难怪“梁惕息下车”,此十六绝也。仅一夜之间,“明日侦之,室已空矣”,三姑娘竟神奇地失踪了,此十七绝也。
 作者的十七个令人“叹绝”的描述,层层递进,处处设疑,步步进逼,给读者划出一个比一个大的问号。至其一夜间杳然无踪,不免使读者为之绞尽脑汁;三姑娘纵然是娼家妓女,那少年是何许人呢?
 为了强调其“绝”,作者把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得确凿无疑。事情乃梁守备自述亲身经历。“雍正三年某月日”时,三姑娘住南城金鱼胡同。“九门提督召我入”……在“确”与“疑”之间的强烈对比之下,真相显得更加迷离,读者眼前的那团迷雾无限地扩大了。
 本篇因人记事,因事传神,使记事本意更加深化。同时在三姑娘背后,随时感到那少年的存在。使读者因其“真”而“叹绝”,因“绝”而生“疑”,牵着读者的思绪去寻根溯源……袁枚的记事技巧,不愧大家手笔。
 北京的金鱼胡同离皇城甚近。帝王之都,天子脚下,王侯将相云集,皇亲贵胄齐聚,那神秘少年着实费人疑猜。生于康熙,卒于嘉庆,中经雍正、乾隆,历经四朝的袁枚,久居京师,“妄言妄听,记而存之”。作为汉人,未必没有他对于时局和朝事的思考。据此,可略见清朝京城风情之一斑。

三姑娘sān gū·niáng

❶称探春:林姑娘同二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二八·625)
❷称江南甄家第三个女儿: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来了。(五六·1324)
❸称尤三姐:你珍大嫂子的妹妹~,他不是已经许定给你哥哥的义弟柳湘莲了么,不知为什么自刎了。(六七·1612)


三姑娘sān gū·niang

王夫人称李绮。从李纨数起他行三: 倒是我们大媳妇的两个堂妹子,生得人材齐整。二姑娘呢,已经许了人家; ~正好与令郎为配。(一一五·14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