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呼和浩特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呼和浩特市Huhehaoteshi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面积607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65平方千米。总人口200.4万(1997),其中市区98.7万人。辖土默特左旗、托克托旗2县。年均气温6℃左右,1月均温-13℃,7月均温22℃。年均降水量350~500毫米。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坐落在该市。主要名胜古迹有大窑文化遗址、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金刚座舍利宝塔、席力图召、清真大寺等。呼和浩特市为中国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基地。自1990年建成马拉松训练基地以来,先后有辽宁、吉林、甘肃、宁夏、上海、云南、山东、江苏等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火车头队、“八一”队的长跑运动员来这里训练。位于该市的大型体育设施有内蒙古体育馆、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呼和浩特市赛马场、呼和浩特市体育馆等。其中内蒙古体育馆建于1977年,占地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376平方米,可容纳5300名观众。备有2个练习室,面积共1000平方米。可进行摔跤、柔道、篮球、体操、举重、击剑等比赛。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总面积17224km2,市区面积2054km2。2000年总人口209.1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2.2万。市区人口106.2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79.28万人。年平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9.5℃,7月24.6℃。年均降水量256.1mm。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9.14亿元,人均8564元。工业总产值207.27亿元,农业总产值40.41亿元。工业中毛纺、机械电子、食品、轻化、建材为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9.53万t,发电量9.72亿kW·h,呢绒83.13万m,布2230.5万m,乳制品3.58万t。有耕地56万hm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84.18万t,油料7.76万t,甜菜3.25万t,肉类8.78万t,牛奶23.1万t。京包铁路横贯市区,境内长117.7km。公路里程3707km,客运量2051万人,货运量2104万t。市内有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43325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61个。城市建成区面积83km2。供水管道长404km,年供水量1.04亿t。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和行政区。市区东南部为文教区,有内蒙古大学、师范大学等。工业分布在城区四周,形成东、南、西、北4个工业区。园林绿地面积2318hm2。主要旅游景点有大窑文化遗址、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大召、五塔寺等。呼和浩特市2003年总人口213.89万,其中市区人口109.7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06.2亿元,工业总产值240.7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学生6.88万人。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首府,也是内蒙古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占地17224平方公里,人口达197.7万人。呼和浩特始建于1572年(明隆庆六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是国务院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沿边开放城市之一。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赤峰市 ☛ 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京包铁路线上。地处大青山前倾斜平原,大黑河(黄河支流)从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1928年曾是原绥远省省会称归绥市,1954年改称今名,为首府。面积2054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中国毛纺工业中心之一,有机械、钢铁、焦化、制革、畜产加工、制糖、乳品等工业。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蒙古语意“青色的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中游支流大黑河之北。辖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