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餘)斋明张彦常,清邓大林室名。三余,为概略语,谓冬闲、夜晚、阴雨天。泛指空闲时间。《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董)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明王洪为张彦常作《三余斋记》:“钱塘张先生彦常,隐居城北十里,有田数十亩,屋数楹,书数百卷,务农读书,而名其斋曰‘三余’。”(见《毅斋集》卷六)室名寓惜阴勤学之旨。 [附目]宋黄彦平、清王撰并有《三余集》,《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三二录有《三余帖》,明都卬著有《三余赘笔》,清左暄著有《三余偶笔》、续笔,张定鋆著有《三余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