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书》《王书》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约940—1020)的大型史诗。相传全诗约12万行,现存约10万行。史诗共50章,叙述了波斯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651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前的历史,50个国王的传略,每一章写一个国王,长短不一。其中包括大量的古代神话,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全诗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神话传说。从公元前3223年写至公元前782年,其中以描写铁匠卡维起义的诗篇最动人。传说蛇王祖哈克占领波斯,夺得王位,每天用两个青年人的脑浆喂养肩上的两头毒蛇,因而民不聊生,国土荒芜。铁匠卡维的17个儿子都丧命于毒蛇,第18个儿子危在旦夕,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卡维以围裙作为义旗,率众造反,终于推翻蛇王的统治。后来围裙成为伊朗的国旗。第二部分是英雄故事,描述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50年的史事传说,以勇士鲁斯塔姆一生的事迹为主,并上溯到父母查里和鲁佩德的恋爱,将波斯与突厥的战争作为背景。鲁斯塔姆误入突厥国境,与公主达赫米娜结为夫妻后重返故乡。苏赫拉布是他们的儿子,勇猛非凡。长大后参加了突厥王阿甫拉西雅布发动的侵略波斯战争,父子俩在战场上相逢不相识,鲁斯塔姆误杀儿子。第三部分是历史故事,记载公元前50年至公元651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萨珊王朝28个国王的业绩。著名的有国王巴赫拉姆·古尔的传记,将领巴赫拉姆·楚平的叛乱,马兹达克的人民起义运动。整部史诗贯穿着民族主义精神与民主思想倾向,强烈谴责异族侵略者和暴君,热情歌颂反暴抗恶的起义英雄和保卫国土的勇士。祖哈克,阿甫拉西雅布是侵略者、暴君形象,他们肆意践踏波斯领土,鱼肉广大人民。他们是恶的化身,残暴阴险,冷酷无情。阿甫拉西雅布为了入侵得逞,用离间阴谋造成父子间的残杀。波斯国王卡乌斯利用鲁斯塔姆为他卖命,因害怕父子俩联合夺取王位,竟拒绝给药治愈苏赫拉布的创伤。卡维领导的起义反映了人民反对异族统治,反对暴虐的英勇斗争精神。鲁斯塔姆是波斯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在同异族敌人,甚至妖魔鬼怪的斗争中建立了“七大奇功”,创造了光辉业绩。史诗还表达人民向往贤明君主惩恶扬善,国泰民安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但也宣扬了封建的正统王权思想及道德伦理观念。 史诗将神话传说与史实,民间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熔为一炉,结构宏大,内容丰富。不少篇章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写鲁斯塔姆与苏赫布拉的诗章,不仅描绘了宏伟的战争场面,还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并注意了心理活动的描写。鲁斯塔姆误杀儿子后悲痛欲绝的真挚感情催人泪下。史诗采用大量比喻,形象生动。 《王书》《王书》
菲尔多西与萨迪、哈菲兹并称为中古波斯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公元975年,菲尔多西开始创作《王书》,1015年最后定稿。《王书》是一部长达10万行的史诗,从波斯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国王写起,讲述了4000多年间25代王朝、50多个帝王的故事,还收集了大量民间神话、传说。其内容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神话传说,其中最出色的是铁匠卡维反抗暴君祖哈克的故事。祖哈克在安格拉·玛尼优的引诱下,杀死生父,夺得王位。玛尼优用魔法使两条大蛇缠在祖哈克身上,祖哈克为使蛇安静,每日用人脑喂蛇,致使国土荒芜,民不聊生。铁匠卡维把皮围裙挂在杆子上作为旗帜,率众起义推翻了蛇王祖哈克的统治,后来皮围裙就成了伊朗国家的旗帜。第二部分是勇士故事,主要描述了鲁斯塔姆一生的业绩,包括他与巨兽妖魔搏斗,打败异国强敌以及误杀亲生儿子苏赫拉布的故事。第三部分为历史故事,描写了阿拉伯人入侵以前萨珊王朝时期的大事件,其中关于马兹达克领导的人民起义写得十分精彩,《王书》将伊朗历史上这光辉的一页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相当珍贵的史料。由于《王书》猛烈抨击了暴君苛政,当诗人按惯例将诗稿呈献给马赫穆德国王时,国王拒绝接受。诗人写了一首讽刺诗予以回答。国王大怒,下令将诗人用象足踩死。菲尔多西被迫逃亡异域,直至晚年才潜返故乡。菲尔多西的《王书》集他之前散文体和诗体《王书》大成,开后世叙事诗先河,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内扎米的《亚历山大故事》等均取材于《王书》。伊朗近代著名文学家伏路基说:“如果不是菲尔多西用诗歌形式写出了《王书》,这些故事也就会随着我们多难的祖国反复经受的巨大事变而被湮没了……菲尔多西的《王书》一经问世,就把懂波斯语的人迷住了。有阅读能力的人读《王书》,没有阅读能力的人,到说书场去听别人读。”《王书》先后被译成英、俄、德、法等多种文本。我国1980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文学作品选》选编了《王书》的部分章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