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村集体商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村集体商业

三、农村集体商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农村以私营商业为主,商业网点很少。到1953年,全省县城以下私人商业总户数102 464户,从业人员172 057人,资金1 038万元,其中纯商业64 874户,饮食业23 720户,服务业13 870户。按照1954年7月中央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有计划、有领导地开展对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全省农村共有合作商店、合作小组26 569个,入店、入组人员44 006人,成为在供销社领导下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的集体经济组织。1958年,农村合作商店除部分并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外,绝大部分并入人民公社商业科。1961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商业工作的决定》,安徽决定恢复农村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到1962年,供销社管理的合作商店恢复到7 177个,合作小组1 588个,从业人员74 141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严格限制农村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的经营范围。有些地区还砍掉合作商店,侵占、平调合作商店的资金,将合作商店转为国营等,致使合作商店渐趋衰落。70年代,为解决农村商业网点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在农村依靠社会力量普遍建立亦商亦农供销店(又称代购代销店)。据1976年统计,全省建立亦商亦农供销店14 113个,从业人员24 053人,年商品购销额3亿余元。后由于管理不善,大部分亦商亦农供销店被撤销, 一部分改为自营。
从1977年起,至1979年,农村初步形成了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和其他商业并存的格局。之后,国家实行多种经销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全省农村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经营机构由1979年的5 336个增加到1985年的24 517个,增加3.6倍,从业人员则由32 872人增加到85 688人,增加1.6倍。1986—1988年,全省县以下农村集体商业机构、人员继续增加。1988年末,全省农村集体商业机构为24 600个,从业人员达119 384人。

☚ 二、农村供销社   四、农村个体商业 ☛
000028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