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金阙图
宋赵伯骕作,绢本设色。清宫旧藏,钤乾隆、嘉庆、宣统诸内府收藏印。《万松金阙图》 以长卷形式描写春江月夜景色,突出表现南宋都城、宫阙的山川胜景。画幅右上角一轮淡淡的明月高悬于青黛色的祥云之中,天水茫茫,漫无际涯。山势重叠蜿蜒,山坳间雾锁云封。中景数株苍松倾身向前。画面中部是数重山峰,万顷青松,松巅金阙半露,白云盘桓其间。山脚下有滩渚流泉,朱桥曲径,桃花盛开,鹤鸟翔集。既有江山幽静之美,又具琼楼金阙的富丽庄严。在绘画技巧上属青绿设色,但突破了隋唐以来的一般规范,在皴点的运用上很灵活,不为一家所宥: 万松以浅绿横扫,又用横苔点积成山头云气,复加花青。山树轮廓皴点结合,坡脚两旁桃树用细笔勾皴点划,配以石绿重色填染。工笔描绘又兼水墨写意,色调浓郁而雅丽,笔致疏落潇洒又古朴稳重。构图谨严,布局巧妙,虚实相间。在唐宋青绿山水画中别具一格,元明以来被视为“奇品”,清吴升谓其“得北苑墨骨法,仿右丞之设色,脱尽窠臼,别开生面”。赵伯骕(1124—1182年) 字希远,宋朝宗室。宋室南渡,与兄伯驹流寓临安 (今浙江杭州),得高宗赵构赏识,以文艺侍左右。擅长绘画,与兄齐名,山水、人物、花禽俱工。精于界画,曾绘制《姑苏天庆观图》进呈,孝宗即命依样建成玄妙观。时人称其妙手丹青,“以萧散豪迈之气,见地毫素”,可见其风格与成就。然其传世作品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