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痛
辞赋名篇。清代欧阳鼎作。载见江标编《沅湘通艺录》。这篇赋以问答形式,写“甲午战争”败后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之《马关条约》前后举国震悚、万众愤沸的情景。全赋由七段组成,通过“沉几子”(主人)和“客”(天下有心人)的问答。连贯一体,将侵略者和投降派的丑恶批斥尽致,真切地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和广大民众历劫遭灾的深哀巨痛。其中尤以第四段写清兵(湘军、淮军)之欺民惧敌丑态,第七段写屈辱条约签署后全民情沸之“痛”,有震撼心魄的力量。在赋文收束处,敌寇的贪婪淫张、清府的孱弱卑屑、黎民的悲吁苦叹、凝成赋家“作俑难逃”之怒谴,使其成为清末反侵略题材赋中最敢怒敢怨的悲情绝响。在结构上,欧阳鼎《七痛》虽仿肖枚乘《七发》,但却不拘汉魏七体赋古奥成法,而兼采骈、律句式于散文气势,既庄重质朴,又华美流畅;因情造文,刻意创新,足与《七发》相映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