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了很久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素有所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不为畜,终身不得。”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qī nián zhī bìng ,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病已深重,欲求干久的艾治之。形容临急求药,而不可得。“艾”,中药材,可灸人病,干燥时间越长越好。《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qīniánzhībìng,qiú-sānniánzhīài〔其他〕 艾,一种可做药用的多年生草木植物。多年重病,必求干燥已久的艾来医治。比喻临急时才求解决的办法而不可得。语出《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 贬义。多用于表示处事方法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