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交通运输设施
垦区经过46年的建设,交通运输设施网络已初具规模。1990年全垦区场与场, 队与队能通汽车的公路达9 331公里, 平均每万亩(666.7公顷)耕地拥有公路3.1公里。全垦区拥有载重汽车8 025辆, 客车3 039辆。同时,还利用河道水网, 开辟水上航运, 拥有货运船舶69艘, 载货吨位12 231吨。到1995年, 全垦区完成运输业产值2.15亿元, 实现增加值1.21亿元。完成货运量1 119万吨, 比1994年增长29.8%, 货运周转量51 345万吨公里; 完成客运量685万人次, 比1994年增长7.4%, 客运周转量20 796万人公里。
农用航空方面, 自1963年起使用飞机灭虫, 部分农场修建了土跑道和临时着陆设施。后又发展到用飞机施肥、灭草、播种, 每年都有20多架飞机从5—8月长期作业, 跑道和机场设施质量逐步提高。垦区共有机场44处, 其中混凝土跑道机场9处。1984年8月, 经报请国家农牧渔业部、经贸部、民航总局和省政府批准, 将澳大利亚援助的4架澳产 “空中农夫”型农用飞机和一架美产赛斯纳农用飞机,并作为教练机。其主要任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也作航空运输。到1995年,航空站拥有农用飞机2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