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建设历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建设历程

一、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的水利状况十分恶劣。虽然1947年完成了花园口黄河的堵口复堤,但由于黄泛和战争影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依然是沙岗起伏、河沟淤塞、水系紊乱、水利荒芜,一片萧条景象。新中国成立后,河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农田水利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

一、建设历程

一、建设历程

自开展农村小康建设以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把奔小康作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措施来抓。尤其是1991年后,为加大农村奔小康力度,省委、省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农村奔小康再动员、再部署,以“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主线,用小康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目标责任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通力协作;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了信心和决心,形成了全省上下认识一致、行动一致的好局面。1995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同志在闽东调研时, 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就要实行倒计时,发动群众,艰苦创业,开展创建小康村活动,确保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的要求。同年底,省委、省政府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通知》(闽委发[1995]20号文件),对农村小康建设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回顾福建农村小康建设历程, 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政领导重视,第一把手亲自抓。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求, 全省各级党政领导结合本地实际, 一直把小康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省委书记、省长、副书记、副省长等省领导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反复强调了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农村小康建设亲自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协调和指导。各级党政领导也十分重视小康工作。省、地、市、县普遍成立了以党政第一把手担任正、副组长的争创小康村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小康办公室, 加强对小康建设的领导。
(2)舆论先行,大宣传、大发动。全省各有关部门注重舆论导向,搞好宣传发动,把农村干部群众奔小康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打一场奔小康的总体战。
(3)选准发展路子,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小康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省各地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帮助广大农民选准发展路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小康建设的进展。
(4)转变机关作风,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工作。各地对所辖乡镇、行政村排出实现小康的时间表,分期分批组织工作队下乡进村帮助工作。
(5)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目标责任制。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为了确保各项小康指标实现,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能,围绕农村小康各项目标,各司其职,实行部门责任制,确定了主管部门和配合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促进了各项目标的落实。

☚ 第六节 农村小康建设   二、进程评价 ☛

一、建设历程

一、建设历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吉林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始终是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重点,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历程,大体可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四个时期。

☚ 第五节 农田水利   (一)50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 ☛

一、建设历程

一、建设历程

吉林省近代农业技术推广萌芽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历经民国以及日伪统治时期,进展极为缓慢。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省农业技术推广才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省、地(市)、县、乡四级比较完整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一)创立和建设阶段 ☛

一、建设历程

一、建设历程

1950—1990年,全自治区共完成国家水利投资23.28亿元。从整治、开挖排水沟道,扩整古老干渠、开挖新干渠开始,到拦河筑坝,兴建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在山区兴建中小型水库,建大中型扬水工程,发展灌溉,排涝治碱,全面兴利除害,宁夏水利建设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五节 水利建设   (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和“一五”时期 ☛
000284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