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甘肃农村人口的记载,始于1949年,据省统计年鉴统计,1949年乡村人口876.7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968.43万人的90.54%,城镇人口91.6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6%。
1949年以前,尚未发现甘肃农村人口的记载。但全省总人口的统计,却早在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开始了。此后各个朝代断断续续都作过一些统计,见表2-1-1。
表2-1-1 甘肃省1949年以前人口统计
年 代 | 人口 (人) |
西汉元始二年 (公元2年) 东汉永和五年 (公元140年) 西晋太康初年 (公元280年) 隋大业五年 (公元609年) 唐贞观十三年 (公元679年) 北宋崇宁元年 (公元1102年) | 1 293 343 489 538 367 300 1 895 719 316 101 922 425 |
金大定二十九年至元光二年(公元1189 年—公元1223年) | 1 868 645 |
元宪宗二年至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 1252年—公元1290年) | 401.938 |
明洪武永乐年间 (公元1368年—公元 1424年) | 789.917 |
明万历六年 (公元1587年) 清康熙二十四年 (公元1685年) 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 | 1 346 192 273 292 302 763 |
年 代 | 人口 (人) |
乾隆十四年 (公元1749年) 乾隆二十七年 (公元1762年) 乾隆三十六年 (公元1771年) 乾隆四十一年 (公元1776年) 嘉庆二十五年 (公元1820年) 道光二十年 (公元1840年) 同治元年 (公元1862年) 同治十二年 (公元1873年) 光绪二十年 (公元1894年) 民国元年 (公元1912年) 民国十一年 (公元1922年) 民国十四年 (公元1925年) 民国二十五年 (公元1936年) 民国三十四年 (公元1945年) 民国三十六年 (公元1947年) 民国三十八年 (公元1949年) | 4 399 109 5 853 206 10 582 144 12 086 497 12 291 227 12 351 495 12 407 071 2 799 056 4 269 011 4 199 599 5 203 540 5 652 994 6 401 471 6 209 722 6 740 428 9 684 300 |
在以上1 900多年间,甘肃人口大起大落,极不稳定,这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相连的。大凡战争、饥荒之后,人口必然大幅度下降;而人口的猛增,又是与移民戍边、屯田垦植等分不开的。但是,不论总人口如何升降,其中90%以上还是农村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农村人口随着全省总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变化,见表2-1-2。
表2-1-2 甘肃全省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增长变化统计
单位: 万人
年份 | 全省人口 | 其中: 农(乡)村人口 | 农(乡)村人口占 总人口% |
1949 1952 1955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 968.43 1 064.69 1 155.04 1 255.06 1 281.48 1 293.12 1 244.04 1 210.82 1 240.00 1 345.44 1 585.66 1 804.02 1 870.05 1 918.43 1 941.40 1 974.88 1 987.50 2 015.60 2 041.29 2 071.08 2 103.41 2 135.69 2 170.78 2 254.66 2 258.00 2 288.10 | 876.77 962.47 1 028.64 1 085.64 1 092.62 1 075.37 1 024.51 1 021.45 1 070.12 1 132.94 1 356.43 1 538.98 1 603.50 1 630.80 1 650.10 1 669.60 1 653.90 1 701.60 1 718.30 1 732.50 1 754.60 1 781.00 1 804.60 1 852.80 1 871.50 1 890.50 | 90.54 90.40 89.06 86.50 85.26 83.16 82.35 84.36 86.30 84.21 85.44 85.31 85.75 85.01 84.99 84.54 84.72 84.42 84.18 83.65 83.32 83.39 83.13 82.18 82.88 82.62 |
注:1949—1977年为乡村人口;1978—1992年为农村人口。
从表2-1-2可以看出:
(1)新中国成立43年来,全省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均大幅度增长,1992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总人口增长1.37倍、农村人口增长1.16倍。
(2)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1949年,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0.54%, 1992年降为82.62%。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 是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3)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全省人口呈负增长态势。在全省减少的82.3万总人口中,有53.92万是农村人口,加上1959年农村人口已减少17.25万,这段时期农村人口共减少71.1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