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IS-LM分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IS-LM分析 最初由希克斯在30年代提出,后由A.H·汉森(1953)、F·莫迪里安尼(1944)、L·克莱因(1947)和D·帕廷金(1948)等人作了进一步发展的学说。IS-LM不仅是普及凯恩斯观点和客观经济学教科书主要运用的工具,而且是几十年来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IS-LM基本模型的方程式分为三个部分。简单地说,IS部分包括一个消费(或储蓄)函数,一个投资函数和一个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条件,政府支出和税收是非强制性的。LM部分包括一个货币需求(流动偏好)等式,一个货币供给等式和一个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就业部分是一个总生产函数,用它推导出一个劳动力需求函数,说明模型中的失业问题通常要增加一个限制条件,即货币不能降到特定值以下(刚性工资),而说明充分就业时可以用劳动力供给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在一起分析。如图16-17,IS曲线代表商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组合,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均衡时y和r之间的组合,现在把IS、LM曲线共置于(r,y)平面,其交点决定均衡利率rE和均衡收入水平yE。IS和LM两条曲线上除相交点以外的任何一点,都表明只有一种均衡,而没有两种均衡;IS和LM两条线以外的所有点都表明两种市场都不均衡。 IS-LM分析的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