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鹧鸪天》(晏几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鹧鸪天》(晏几道)
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遗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题材相同的作品,要篇篇写出新意,是有一定难度的。晏几道的词,叙相思之情的篇什占了大半,要说无一雷同,当然是过誉之辞;但他在类似的题材中变换表现技巧,发掘新的意境,取得不小的成就,这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读晏几道的词,好象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册,疏密浓淡,奇兀平夷,皆成佳境。这恐怕不仅仅是借助于艺术技巧,而是源于词人对人生真切细微的感受。这首《鹧鸪天》所表达的情感,与同一词牌的另外几首就颇有不同。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少有的洒脱,同时又表现出少有的执著,看似矛盾,实则是他被相思之情弄得难以安宁的内心写照。 开头二句,就揭示了这种矛盾。疏狂之人,醉中之态,本该是无牵无挂、放浪形骸的,然而却被离恨所骚扰。“旧香”指往昔欢会时残留下来的香气。旧香本该被岁月所淘洗,只有醉中之人才能产生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幻觉,也可见词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天不容疏狂,因此造成离恨,使疏狂的词人感到烦恼,再也潇洒不起来了。这两句着重表现的,是离愁别恨带来的折磨,使词人欲狂不能,欲醉不得,陷于凄切悲凉的境地。接着“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二句,再写相思之苦。草生草灭,几度枯荣;楼中远眺,每到日落。喻指岁月流逝,欢情难再,而秋草和夕阳两个意象,又象征着词人生命老暮,晚景凄凉,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余生。 过片“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三句,承上而启下。飘渺不定的云和茫然无边的水,组成一个广袤而动荡的世界,使人感觉空虚,无所依托,这正是词人内心失落感的形象刻划。征人指远行之人,也就是词人相思的对象,她的踪迹一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不知在何方。说“归路许多长”,其实是感到相见无望。既然无缘相会,那么相思岂不是枉费精神吗?因此结句说: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这二句表面上看显得极其轻松,词人似乎已勘破红尘,摆脱了感情纠缠,自我安慰不要为这种无凭无据的相思浪费感情,挥泪写成的倾吐相思之情的信笺无从投寄,不如置之勿为。但结合上文,我们应该看到这二句所流露的深层感情,则是天各一方、无由相会的无穷怅恨。 词中提到的“云渺渺”,有学者认为是双关作者在《小山词跋》中提到的沈陈两家莲、鸿、蘋、云四个歌女中的一人。那么这首词中的相思之人,是专有所指了。 《鹧鸪天》(晏几道)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的意思可分为三层,完整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由初会而分离又重逢的全过程。但作者所着重表现的,并不是过程本身,而是这一过程中人物的情感活动。其描写角度,则取自男主人公,我们不妨看作是作者自己。 起句“彩袖殷勤捧玉钟”,从作者眼里的女主角着笔。“彩袖”是女主角的服饰,翩然的彩袖不仅点明女主人的歌女身份,而且也映衬出其美貌; “殷勤”是写她的态度热情周到,关怀体贴; “捧”则写她举止敬重,礼仪有加; “玉钟”是贵重的酒具,则酒醇可知。在这祥的情形下,心情快乐、开怀畅饮是很自然的事了。“当年拚却醉颜红”,就是作者回忆当时的心态和形态。“拚却”是毫不顾惜之意,那样的情景和气氛,是很容易使人放浪形骸的,“醉颜红”是“拚却”的结果,是一种狂欢狂喜心情的坦露。“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紧承上面的宴会描写,以工整精巧的对句描绘歌舞盛况。“舞低杨柳楼心月”,意谓挂在柳梢、照亮楼心的明月在酣舞中渐渐沉落; “歌尽桃花扇底风”,意谓欢歌声中,桃花扇底的风渐渐停息。两句写出了通宵歌舞的情景。“舞低”、“歌尽”为使动用法,巧妙而形象地将时光流逝与纵歌狂舞联系起来;“杨柳”与“桃花”相对、“月”和“风”相对,又有虚实相生之妙。这两句既笔酣墨饱,又空灵动荡,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整个宴会热烈而欢乐的氛围,成为晏几道词中名句。 上片写当年欢会,过片“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承上而启下,写别后相思。“忆相逢”就是对上片写到的那种欢会的追忆怀想,说明作者对那一场情事难以忘怀。正是这种铭心刻骨的追想,导致了“几回魂梦与君同”。“几回”,意即许多回,这多次的相会是在梦里进行的,说明人事沧桑,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相见无缘,只有梦里才有片刻的欢会。这与上片那种歌舞尽兴的场面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别后的萧瑟冷落,尽在不言之中了。“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写重逢情形。这两句化用唐人诗意。杜甫《羌村三首》: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但在词中绝非简单模仿,而是照应前文“几回魂梦与君同”而来。因为以前以梦为真,每每失望,因此眼前果真相逢,还是惊魂未定,将信将疑,那痛苦的经验使他将真认作梦,而要几次三番地秉灯照人,以此来消除心中疑虑。以梦为真,以真为梦,笔法上腾挪变化,感情则是一往情深。 这首词虽然以团圆结尾,但并没有喜气盈盈。这是因为作者的整个感情在今昔对比之中浮沉,上片写到的浓艳稠密,被下片的离愁别恨冲淡融化了,最后的重逢,也摆脱不了这种心理阴影的笼罩。 晏元献(当作晏几道)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晁无咎《评本朝乐章》) 晏叔原工小词,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不愧六朝宫掖体。 (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 晏叔原: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盖出于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梦,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之意。(王楙《野客丛书》)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原则云: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舞低”二句,比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觉浓至。(黄苏《蓼园词话》) 后半阕一片深情,低回往复,真不厌百回读也。言情之作,至斯已极。(陈廷焯《词则·闲情集》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