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题孤山夜月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题孤山夜月图》

明·李流芳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而归2。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3,忽为孟阳写出4,真是画中矣。

1“孤山夜月图”为程嘉燧所绘。孤山:矗立于杭州市西湖中。2西泠(ling):即杭州市西湖西泠桥,在孤山下白堤西。3壬子:壬子年,公元1612年。4孟阳:明代书画家程嘉燧,字孟阳。

【析点】 这是一篇为友人的画幅所作的题辞。为人题画,却不说丹青,不谈画者,单从自己月夜泛舟西湖着墨,起笔不俗。西湖泛舟,月夜孤山的景色尽入眼帘,初升之月与飘拂的柳枝倒映湖中,湖水空明,水中的新月与柳枝随着水的涟漪而荡漾,真是醉人的孤山月夜啊! 状绘孤山夜月的实景,抒发自己沉醉其中的情愫,是作者久怀之夙愿,但却始终未得绘成。恰在此境此情中,友人的“孤山夜月图”偿了自己的夙愿,欣喜之情,自是油然而生;观赏之际,自己如入画中,如返湖上。如此一路写来,游目骋怀,不落俗套,意趣隽永,耐人品味。黄宗羲评李流芳的“文中有画”四字用于此题,再切当不过了。

全文对友人画幅虽未着一笔描摹,而月下孤山那幽明谧静的夜景,早已全现读者眼前;题辞对友人画幅虽未置一句褒辞,而称赏叹美之情,全然溢于言表。即画幅状实景、以实景托画幅的艺术手段,使题辞文墨舒卷自如,情景高度交融,格调新颖,别开生面。


《题孤山夜月图》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题孤山夜月图》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忽为孟阳写出,真是画中矣。

(《<西湖卧游图>题跋》)

注释①印持——僧人名。②小筑——别墅。③孟阳——程嘉燧字。

赏析月夜泛舟,已是人生一大快事,更何况是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又何况是与友人携手同游,又何况是相与快饮微醉之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古人所谓四美具备,斯乐何极!

此情此景确实令人难以忘怀,这不,作者不是一直想画一幅再现当时情景的画么?“久怀此胸臆”矣!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未克其愿,倒是他的好友程嘉燧(字孟阳)完成了这幅画。作者感慨系之,不禁追忆起当时情景,于是在这幅“孤山夜月图”上题了此文。既是追忆,且是题画,作者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当时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那么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一轮明月跃上柳梢,湛蓝的夜空下是一潭清澈的湖水。湖堤上的柳枝倒影水中,使湖水平添了一段绿色。柔柔的、长长的柳枝伸入湖水,在清风的吹拂下,柳枝与湖水相摩擦,激起阵阵涟漪。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湖水,朦胧的山峦、朦胧的醉眼,这一切使作者进入一种恬静温柔的梦境,他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又仿佛身在镜中一般,那闪动着粼粼波光的湖面不就是一面大镜子么?

此时此刻,作者心灵的宁静与外界景物的静寂达到了空前的和谐与统一,只有酒醉之后忘掉了人世烦恼涤除了尘虑的人们才可能达到这种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当时景物可以描画,而这种心境是绝难画出来的,所以作者纵然很想画出当时情景,却一直没有拿起画笔来,虽然他是当时的名画家。作者虽然对程嘉燧的画技不置一词,但当时情景既然“为孟阳写出”,则其画技之高妙可想而知了。

这篇小品写得空灵生动,不重景物描写,而重心境刻画,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这正是晚明小品文的一个特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