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辞源》成语源流考证︱后记 后记 我的父亲牛庸生于1941年正月,早年曾在陕北任中学语文教师,后调入榆林县志办负责榆林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地方志编纂。祖父30年代毕业于中国燕京大学国文系,回到家乡后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受家学的影响,父亲着手做汉语成语源流的考据,应该与他的工作有关,但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几乎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编撰这部著作上,可以说这部书是我父亲一生的心血之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父亲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书稿共一百五十余万字,原拟书名《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后将其拿给相关专家审阅,得到当时还健在的西北大学语言学著名专家杨春霖教授的高度评价,建议抓紧出版,尽快让这一出自民间研究者之手的优秀成果问世。我的二叔牛振也上手帮忙编辑整理了此书,并多方联系全国各大出版社,但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出版业正全面走向市场化,这样的纯学术著作如果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是无法付梓出版的,而当时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也相当窘迫,无力承担这笔出版费用。辗转奔波数年,直至父亲2003年去世未果,成了他老人家人生最大的遗憾! 从父亲起笔著述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年了。记得小时候,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十多年如一日端坐在写字桌旁挑灯夜战,钩沉稽古,学海探微,查阅了大量古今辞书典籍,书桌、柜子上、床上和地下以致家里的角角落落,堆满了各种辞书和资料。由于久坐不动,父亲的臀部被压得青紫,结束工作时都不能正常走路。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父亲如此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进行汉语成语的词源研究,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热爱。多少年来,父亲伏案工作的身影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他传承了祖父的学业,也给我和我们这个家庭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印记和精神财富。作为后人,终于能够在今天付梓出版了他的作品,实现父亲的遗愿,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啊!缅怀他的一生,让留下的这部著作与世人见面,是学习、传承和发扬光大父亲学术精神的最好方式。 由于书稿容量庞大,整理工作繁重,此次主要择选其中针对《辞源》条目而出版,以《辞源成语流源考证》名之。在父亲编撰此书的过程中,叔父牛振、牛济以及郭润民、马润章、郭建祥等人给予鼎力支持,西北大学两位语言学专家赵小刚教授和王军虎教授对书稿给予了积极评价,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书名由父亲好友、著名书画艺术家张居琏题写,笔力劲遒,人字具圣。三秦出版社的甄仕优先生在编辑校对书稿的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作,他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大姐牛小青几个月来付出辛苦将书稿录入为电子版并多次校勘,令弟感佩。当然,还有参与本书的所有亲情、友情,在此也一并致以谢忱。 牛国本 于榆林 2016年9月9日 |
☚ 《辞源》成语源流考证︱前言 《辞源》成语源流考证︱图片1 ☛ 000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