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羽林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羽林郎》

 诗歌。辛延年作。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后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述的是一个豪门家奴仗势调戏一个开店卖酒的美丽的胡人姑娘而遭到姑娘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了东汉末年统治者(如外戚窦宪)欺侮民女、为非作歹的罪恶行径。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品格高尚而鄙视权贵的胡姬形象。结构完整,叙事井然,语言整齐流畅,音节和谐,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的杰作。

《羽林郎》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 汉魏六朝诗歌 - 可可诗词网

《羽林郎》

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羽林郎》是东汉文人辛延年创作的一首乐府诗。“羽林郎”本是汉朝皇家羽林军(禁卫军)军官的名称。这首诗内容与羽林郎没有直接关系,但所讽刺的对象是贵族之家的豪奴。他恃强凌弱,招摇撞骗,故以“羽林郎”命题。一说, 《羽林郎》本乐府旧题,作者沿用旧题来写新内容。诗中讽刺的对象,有名有姓,是西汉权贵霍光的家奴冯子都。但据朱乾《乐府正义》推断,实写的是东汉和帝时大将军窦宪家的事。窦氏兄弟大权在握,骄横肆虐,尤以官“执金吾”窦景者为甚。他经常放纵家奴抢占民女,掠夺财物,老百姓恨之入骨。从本诗所写的内容来看,这一说法是可信的。作者借用历史故事来讽谕现实。

《羽林郎》描写的是一位北方少数民族女子(胡姬)面对豪奴的欺凌,不畏强暴,有理有节地进行反抗和斗争;多侧面地刻画了她勇敢机智、坚贞不屈的品质。诗一开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扼要讲述出本诗的故事内容,指名道姓,虽是依托历史人物,然“霍家奴”已明显点出其人身份, “依倚”二字就把这个“金吾子”狗仗人势的豪奴面孔揭示出来了。这四句写得平平常常,不动声色,但要言不烦,颇具古乐府风范。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开始介绍出诗中的主人公胡姬, “独当垆”的“独”字用得好,突出她是孤单一人,这就为后面赞美她反抗豪奴欺压的大胆和坚强预先写下了一笔。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用了八句来详细描写胡姬的穿着打扮: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她的这一身穿着打扮富丽贵重之极,根本不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当垆卖酒的女子,简直是一位高贵的小姐。作者在这里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夸张手法塑造胡姬的外表形象,她光彩四溢,犹如仙人,凛凛然不可冒犯,从气势上就似乎压倒了仗势欺人的豪奴。这种浪漫主义的夸张,在民间创作中经常运用,如乐府民歌《陌上桑》刻画罗敷形象即是如此。它能长自家的志气,灭敌手的威风,充满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八句,正面描述豪奴来到酒家。在写法上用第一人称(胡姬)的口气来叙述,从胡姬的直接感受来描述情节的发展过程,感情色彩更为浓烈,表现主人公的情绪也更为真切。 “不意金吾子”,说“不意”,已隐隐流露出胡姬对豪奴的来临已预料有祸事将至的惊讶之感,并带有不满的情绪。称“豪奴”为“金吾子”(即“执金吾”,拱卫京畿的武官),似为尊称,实含讽刺。 “娉婷”本是形容妇女姿容美好之词,这儿用来刻画豪奴,实际上点出他搔首弄姿、装模作样的丑态,含而不露地揭示出这个奴才的下贱相。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从胡姬的眼中,写出豪奴车马华贵,派头十足,然而细嚼“何”、 “空”二字,不难琢磨出胡姬对此的态度,是鄙视而决非羡慕。豪奴来酒家,饮食是假,调戏胡姬是真。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他向胡姬要好酒好菜,以示自己身份高、讲排场。胡姬马上拿出精致的酒肴,以免他找茬生事。作者在写豪奴向胡姬要酒要菜时,用“就我求”来形容,已显露出他的轻薄相;并为后面调笑胡姬作了铺垫。这个豪奴饮食一番之后,真的动手动脚起来: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竟把一面青铜镜送给胡姬,并要系在她红罗衣前襟上。这是大胆的猥亵之举,胡姬怎能忍受,她抗争了!她的反抗,首先是现实的。针对豪奴的浮浪行为,说出“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这样的决绝之辞:你要贻镜结裾,我都不惜以裂裾相抗,更不用说妄想侵占我的身体了。态度明朗坚定,语气斩钉截铁,一点屈从之意都没有,正气逼人,不可侵犯。但是其后的抗辩,语气却较曲折委婉: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着重从伦理上驳斥豪奴的引逗和凌辱。 “重前夫”是说自己有所属,爱情忠贞不渝,决不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不相逾”,实际上回敬了豪奴以权势富贵来引诱的企图,你自贵,我自贱,一道鸿沟,不可逾越,等于对豪奴说,彻底打消你那邪念吧,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这四句话以大道理拒绝了豪奴的调戏。最后她明确表示: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更是绵里裹铁,软中藏硬,词面上说是感谢豪奴的错爱,骨子里头是谢绝。可以说,胡姬对豪奴的抗争有软有硬,软里透硬,口气是平和婉转的,但态度是坚定不移的。故事的结局诗中没有交代,也毋需交代,这位“金吾子”定然无言可对,无计可施,狼狈不堪,沮丧而去。

《羽林郎》这首文人创作的乐府诗,既继承了乐府民歌叙事性强、语言朴实,善用夸张手法等特点;又有文人诗歌细腻含蓄,婉转曲折的风格,确实是汉代文人诗作中的珍品。


名诗《羽林郎》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羽林郎》

《羽林郎》

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 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11)。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12)

【注释】 ①当垆:卖酒人坐在垆边经营叫“当垆”。垆,用土垒成的土墩。②长裾(ju居):似指长袍。裾,指衣服的前襟或衣袖。③蓝田:地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以出产名贵玉石得名。④“一鬟”二句:极言鬟上首饰价值的贵重。⑤金吾子:即上所说“霍家奴”。⑥娉婷:美好的样子。⑦煜(yu yue郁跃):光辉照耀的样子。 ⑧翠盖:用带有各种花纹羽毛装饰成的车盖。⑨玉壶:指用玉石做的酒壶。⑩结:指结同心。一说结系。(11)不相逾:谓不变心。(12)徒区区:枉费心机的意思。

(陆永品)

【诗大意】 往昔有个霍家奴,他姓冯名子都,依靠主子将军的权势,把兄弟民族的酒家女调戏侮辱。酒家女年岁十五,春天独自卖酒当垆。她身着飘动两条丝带的衣袍,外面又穿一件用织有合欢图案衣料制成的宽袖短袄。头上戴着蓝田玉做的首饰,耳下垂着大秦国珍贵的明珠。两个环形发髻多美好,真是举世所无。一个发髻上的首饰价值五百万,两个发髻上的首饰价值千万余。想不到霍家奴冯子都,装模作样来到我的酒垆,银鞍多么光彩耀眼,华美的车子空自徘徊踟蹰。向我要好酒,丝绳提着玉壶去应付;向我要好菜,金盘盛着鲤鱼去应付。送我一面青铜镜,还把它结系在我的衣襟上来调戏侮辱。我将撕裂红罗衣襟,决不接受青铜镜,更不允许对我的身体随意凌辱。男子喜爱后来娶的妻妾,女子看重先前结发成亲的丈夫。人生有新识和旧交,决不可喜新厌旧;又有贵人和贱者之分,它的界限不可逾越超出。我要郑重告诉金吾子,你单方面对我的爱是枉费心思。

(吴小林)

【赏析】 这首诗,用的是乐府旧题,作品的内容与篇名无关。作品的主题,是歌咏一个反抗强暴的少女。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饶有情趣。诗中所写霍家奴冯子都,隐约是指西汉昭帝大司马霍光宠幸的奴才头子冯子都。诗人是在借古喻今,讽刺和揭露东汉社会中像冯子都一类的人物,未必是实指东汉和帝时执金吾窦景,纵容属下和家奴,强夺财富、掳掠妇女的史实。

全诗可以分成四段,前四句为第一段,“胡姬年十五”十句为第二段,“不意金吾子”十句为第三段,“不惜红罗裂”八句为最后一段。虽分成四段,但全诗在构思和结构上,皆紧密相连,浑为一体。

前四句为全诗的序曲,简要破题,说明往昔霍家奴冯子都依靠主子的权势,调笑一位酒家女子。故事便从此拓展开来。这四句,是陈述笔法,语言朴素,言简意赅。

第二段用形容、夸张和白描的手法,对胡姬的身份、穿着及装饰,竭力予以渲染,表明她并非是平凡女子。一个年方15的少女,在春暖花开之际,独自当垆卖酒。她身着飘动两条丝带的美丽衣袍,外面又着一件鲜艳夺目、款式新颖的广袖合欢襦;头上簪着蓝田出产的名玉,耳环是大秦国(古罗马)珍贵的明珠。两个鬟(发髻上的装饰品)漂亮而贵重,价值千万余。如此少女,此等打扮,真是举世无双的了。

第三段,用铺叙笔法,描写金吾子调戏胡姬的拙劣表演。“金吾子”(即执金吾)是统率禁军、保卫京师的武官。即开头说的“霍家奴”。他有恃无恐,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妇女,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意外。“娉婷过我庐”,即是说他婉言和色地来到胡姬门前。看他是何等气派:坐的马车,银鞍辉煌,华盖耀眼。他来到胡姬门前,来回徘徊,鬼鬼祟祟。“空踟蹰”三字,颇为形象地表现了金吾子心怀鬼胎。

“就我求清酒”四句,用排比句,描写金吾子向胡姬请求好酒好菜,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借机来搭讪、纠缠。接着又企图用送青铜镜,并把镜结系在她的红罗衣襟上来打动她的心。然而胡姬毫不动摇,坚决拒绝金吾子的百般诱惑。这四句是着意描写金吾子在炫耀阔气,表现他的丑恶心灵。

“不惜红罗裂”八句,写胡姬用刚柔结合的战略,战胜金吾子,取得一场反抗强暴的胜利。这八句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使故事的矛盾冲突达到顶点;然后又使矛盾由激化转到缓和,得到圆满解决,胡姬保持了贞洁。全诗到此结束,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味。“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两句,写胡姬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警告金吾子不要欺人太甚,否则她不惜把红罗撕破,以身死玉碎来回答他。作者把故事的高潮安排在这里,就使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更加具有戏剧性。“男儿爱后妇”四句,写得十分生动,似乎使人身临其境,看到胡姬向金吾子作严肃的回答。言辞比较委婉,她的态度还是坚决果断的。“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两句,是说人生有新故贵贱的不同,但不能因此而变心。它表现胡姬忠于爱情的高尚道德情操。最后“多谢金吾子”两句,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写胡姬彬彬有礼地拒绝金吾子的纠缠。

这首诗从两方面刻画了胡姬的鲜明形象,一方面描写她妙龄当垆,穿着与装饰非凡,是一位可爱的姑娘。另一方面,着重刻画胡姬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是中国封建社会受压迫被侮辱的妇女反抗黑暗势力的典型,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