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开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开城Kaesong都城名。旧称松都、松京、中京。在今朝鲜半岛中部。高句丽时代称扶苏岬或冬比忽,新罗时代称松岳郡和开城郡。公元919年高丽太祖王建即位后将都城由铁原迁此,合并松岳、开城二郡,称开州。960年改称开京。995年又改称开城府。1010年几毁于辽国入侵。1018年改称京畿。1024年再次营建王都。1062年恢复为府。1399年恢复开城为王都,1405年又迁都汉城,1438年改称汉城留守。1910年日本入侵后,又称开城府。作为高丽王朝都城时最为繁盛,李朝以后则为商业中心。市内演福寺大梵钟为朝鲜名钟,另外还有王陵、故宫、书院等古迹。 开城朝鲜开城地区中心城市,直辖市。在38°N线南侧,南距江华湾约20km,东南距首尔55km。人口12万(1987年估计)。旧称松都,曾为高丽王朝首都,始称开京。传统商业城市。今发展成轻工业中心,有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人参加工等。是朝鲜特产高丽参的集散地。有松都政治经济大学等多所学校。建于公元14世纪末期的开城南大门,门楼上有朝鲜名钟延福寺钟。另有历代王宫遗址等古迹。城东12km处的板门店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地点,也是现在朝鲜与韩国接触和会晤的场所。 开城朝鲜中西部古都。在今礼成江下游左岸。高句丽时期称“扶苏岬”、“冬比忽”。新罗时期先后改称松岳郡和开城郡。公元919年太祖王建营建王都,称“开州”。公元995年(成宗十一年)改称“开京”。公元960年(光宗十四年)改为开城府。1010年被辽国所占,城毁。1018年废府置县,改称京畿。1024年再度营建王都。李氏都朝鲜兴起后,1394年(太祖三年)迁都汉城。1399年又恢复为王都。1405年又定都汉城,后改称开城留守。在高句丽王都时最为繁荣,后为商业中心。 开城朝鲜半岛中西部城市。在北纬38°线上,城东南8千米处的板门店,是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地方。 开城 开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名城。为该国直辖市。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在北纬38°线上,紧靠军事分界线。距江华湾约20公里,居汉城约65公里。面积1150平方公里。有松岳等山脉环绕。城南8公里处的板门店因停战谈判在此进行而著名,至今仍是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场所。公元919—1393年曾为高丽王朝都城。又名“松都”,是传统的商业城市。今发展成轻工业中心。有纺织、陶瓷、橡胶等行业。市郊是闻名于世的高丽人参的主要产地。全城有14万人口,有5所高等院校,10多所中专学校,教育事业发达。市内有大南门、历代王宫遗址等名胜古迹,演福寺内大梵钟为朝鲜名钟。市郊的朴渊瀑布为著名风景区。 ☚ 开罗 开普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