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江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江汉》


诗赞扬宣王命召虎平淮夷的武功。后半则写宣王与召虎对答之词,君臣嘉勉颂扬。
江汉浮浮。(一) 江汉浩浩荡荡。
武夫滔滔。战士们气昂昂。
匪安匪游,(二) 不苟安、不闲逛,
淮夷来求。(三) 征讨淮夷那方。
既出我车,(四) 我的兵车出动,
既设我旟。我的旗帜张扬。
匪安匪舒,不苟安、不迟缓,
淮夷来铺。(五) 兵临淮夷地方。

江汉汤汤,(六) 江汉汪汪洋洋。
武夫洸洸。(七) 战士们多雄壮。
经营四方,(八) 经营好了四方,
告成于王。捷报告诉周王。
四方既平,四方已经清平,
王国庶定。(九) 国家才能安定。
时靡有争,(十) 这就没有战争,
王心载宁。(十一) 周王心里安宁。

江汉之浒,(十二) 从那江汉水旁,
王命召虎: 周王命令召虎:
式辟四方,(十三) 你去开辟四方,
彻我疆土。整理我们疆土。
匪疚匪棘,(十四) 不扰他、不迫他,
王国来极。使他们受王家感化。
于疆于理,(十五) 整田地、划田疆,
至于南海。一直到了南海上。

王命召虎: 周王命令召虎:
来旬来宣。(十六) 去巡视、去宣抚。
文武受命,当初文武受天命,
召公维翰。(十七) 召康公呀是支柱。
无曰予小子,(十八) 不要归功于我小子,
召公是似。你要把召公功业承继。
肇敏戎公,(十九) 快快计你大功,
用锡尔祉。(二十) 赐你福禄享用。

釐尔圭瓒。(二十一) 赐你勺儿玉柄头。
秬鬯一卣。(二十二) 一樽芬芳黑黍酒。
告于文人,(二十三) 告祭你文德的祖先,
锡山土田,(二十四) 赐你山地、土田,
于周受命,(二十五) 到那岐周受命,
自召祖命。用你祖先封典。
虎拜稽首,召虎叩头行礼,
天子万年。祝福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召虎叩头行礼,
对扬王休。(二十六) 称扬周王美意。
作召公考,(二十七) 写下召公颂辞,
天子万寿。天子万年永世。
明明天子,清清明明天子,
令闻不已。美好声誉无止。
矢其文德,(二十八) 你的文德布下,
洽此四国。(二十九) 协和四方国家。


注 释
(一)王应麟:“胡氏曰:按汉水入江,乃今汉阳军之大别山,山之北,汉口是也。”
王先谦:“《鲁》浮作陶。”
陈乔枞:“今案陶陶当训为盛长貌。……此诗言江汉陶陶,谓其流盛而长也。陶与下句滔韵。”
王引之:“谨案经当作江汉滔滔,武夫浮浮。《传》当作滔滔,广大貌。浮浮,众强貌。……而写经者滔滔浮浮四字上下互讹。……《风俗通义·山泽篇》引此诗曰:江汉陶陶,陶与滔,古字通。”
(二)郑玄:“匪,非也。……非敢斯须自安也,非敢斯须游止也。”
(三)马瑞辰:“按《笺》读来,读如行来之来,不若王尚书训来为词之是。来求,犹是求也。来铺,犹是铺也。王国来极,犹是极也。……求与鸠纠,古同声通用。……是知求之言纠。纠者,绳治之名,与讨同义。《说文》《广雅》并曰:讨,治也。淮夷来求,犹云:淮夷是纠、是讨耳。”
王应麟:“陈氏曰,以地理考之,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者,是淮南之夷也。”
(四)郑玄:“车,戎车也。鸟隼曰旟。”
(五)马瑞辰:“《方言》、《广雅》并云:‘铺,止也。’来铺,犹言是止。上言来求,谓讨治之。下言来铺,谓止其地,义正相承。《常武》诗,铺敦淮溃,铺亦止也。”
(六)严粲:“《释文》曰:‘汤汤,流盛也。’”
(七)毛亨:“洸洸,武貌。”
(八)严粲:“李氏曰:所谓经营四方,但是经营淮夷。如后世征伐夷狄,则曰有事于四方夷狄耳。”
(九)郑玄:“庶,幸。”
(十)郑玄:“时,是也。”
(十一)郑玄:“载之言则也。”
(十二)郑玄:“浒,水涯也。”
黄焯:“此诗二句为倒文。《吕记》引陈氏说,谓王命召虎自彼江汉之浒而伐之。非谓宣王临江汉之地而命召虎。”
(十三)朱熹:“辟与闢同。彻,井其田也。……闢四方之侵地,而治其疆界。”
(十四)郑玄:“疚,病。棘,急。”
朱熹:“极,中之表也。居中而为四方所取正也。……非以病之,非以急之也,但使其取正王国而已。”
(十五)郑玄:“于,往也。”
严粲:“召公宜往而疆之,以正其疆界。往而理之,以分其土宜,推而至于南海之远。”
(十六)陈奂:“旬,遍。《尔雅·释言》文,今《尔雅》作徇、侚、彴。张揖《字诂》云:‘徇,今巡。’”
胡承珙:“《鸿雁》,《传》:‘宣,示也。’此来宣,毛意亦当为示。”
马瑞辰:“是来旬为巡视之遍,来宣为宣布之遍。故《尔雅》同训为遍。来亦语词之是,犹云是旬是宣。”
(十七)朱熹:“召公,召康公奭也。翰,榦也。……昔文武受命,惟召公为桢榦。”
(十八)黄焯:“此章则为宣王推美于下之词。故云昔文武受命,以召公维翰。今四方既平,汝无曰此其功是予小子也。乃汝能继汝祖召公而谋速成其大功。”
毛亨:“似,嗣。”
(十九)毛亨:“肇,谋。敏,疾。戎,大。”
胡承珙:“功与公同。……谋功者,犹言计功也。谋而锡之,故不滥赏。”
(二十)严粲:“我用此赐汝以福。”
(二十一)毛亨:“釐,赐也。”
孔颖达:“今赐汝以圭柄之玉瓒。”
(二十二)毛亨:“秬,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卣,器也。”
胡承珙:“案《传》两鬯字,义微不同。鬯,香草也,谓此草本名鬯。筑煮合而郁之曰鬯,则谓草合黍米,郁而成为鬯。此鬯字已兼酒言之。……经传中有单言鬯,无单言秬者,正以鬯是香草,所酿与寻常秬黍酿酒不同。言鬯则秬从可知。言秬不足以该鬯故也。……郁者,积也,幽也。”
(二十三)陈启源:“谓告于召氏先祖有文德者也。”
(二十四)严粲:“又赐之山川,又加益以土田。”
(二十五)郑玄:“周,岐周也。自,用也。宣王欲尊显召虎,故如岐周,使虎受山川土田之赐命,用其祖召康公受封之礼。岐周,周之所起,为其先祖之灵,故就之。”
(二十六)郑玄:“对,答。休,美。……称扬王之德美。”
(二十七)毛亨:“考,成。”
马瑞辰:“《斯干》为宣王考室之诗。……则古者颂祷之词,可谓之成。即可谓之考。《传》训考为成,《笺》以成为召公对王命之成辞。”
(二十八)毛亨:“矢,施也。”
(二十九)陈奂:“洽读为协。《孔子闲居》引诗作协。洽、协同声。”

注 音
滔tao慆 旟yu于 洸guang光 浒hu虎 辟pi闢 疚jiu救 翰han汉 肇zhao兆 锡xi夕 釐li离 瓒zan赞 秬ju巨 鬯chang畅 卣you有

《江汉》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江汉》

 江汉浮浮。江汉浩浩荡荡。


武夫滔滔。战士们气昂昂。


匪安匪游,不苟安、不闲逛,


淮夷来求。征讨淮夷那方。


既出我车,我的兵车出动,


既设我。 我的旗帜张扬。


匪安匪舒,不苟安、不迟缓,


淮夷来铺。兵临淮夷地方。



江汉汤汤,江汉汪汪洋洋,


武夫洸洸。战士们多雄壮。


经营四方,经营好了四方,


告成于王。捷报告诉周王。


四方既平,四方已经清平,


王国庶定。国家才能安定。


时靡有争,这就没有战争,


王心载宁。周王心里安宁。



江汉之浒,从那江汉水旁,


王命召虎: 周王命令召虎:


式辟四方,你去开辟四方,


彻我疆土。整理我们疆土。


匪疚匪棘,不扰他、不迫他,


王国来极。使他们受王家感化。


于疆于理,整田地、划田疆,


至于南海。一直到了南海上。



王命召虎: 周王命令召虎:


来旬来宣。去巡视、去宣抚。


文武受命,当初文武受天命,


召公维翰。召康公呀是支柱。


无曰予小子,不要归功于我小子,


召公是似。你要把召公功业承继。


肇敏戎公,快快计你大功,


用锡尔祉。赐你福禄享用。



釐尔圭瓒,赐你勺儿玉柄头。


秬鬯一卣。一樽芬芳黑黍酒。


告于文人,告祭你文德的祖先,


锡山土田,赐你山地、土田,


于周受命,到那岐周受命,


自召祖命。用你祖先封典。


虎拜稽首,召虎叩头行礼,


天子万年。祝福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召虎叩头行礼,


对扬王休(11)。称扬周王美意。


作召公考(12),写下召公颂辞,


天子万寿。天子万年永世。


明明天子,清清明明天子,


令闻不已。美好声誉无止。


矢其文德(13),你的文德布下,


洽此四国(14)。协和四方国家。



[注释] ①来:语气词。来求,是求。求,讨。②铺:止。③洸(guang)洸:威武的样子。④浒:水涯。⑤旬:巡。宣:示。⑥翰:辅翼。⑦似:继承。⑧肇:谋。敏:疾。戎:大。⑨釐:赐予。⑩秬(ju):黑黍。鬯(chang),香草。卣(you):一种盛酒的器具。(11)休:美。(12)考:成,成辞。(13)矢:施。(14)洽:协和。



[赏析] 诗写宣王命令召虎平服淮夷叛乱,赞扬召虎的武功,并和他作一番对话,君臣互相歌颂嘉勉。诗为宣王中兴时之作品,气势磅礴,语言刚劲,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首、二章写召虎兵临淮夷,接着捷报周王。一、二两章开头为叠句,如“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应为“江汉滔滔,武夫浮浮”。见王引之《经义述闻》),“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写来极有声势,以江汉水流之浩荡,衬托出战士们的威武,有云龙风虎之势。接着,首章是写召虎兵车旗帜之出动,二章则写大功已经告成。诗极富跳跃性,不言战争如何如何,而说“淮夷来铺”、“王心载宁”,实际上,已平定了淮夷,献上了捷报。三章系补叙宣王之命令召虎。一、二两句为倒文,即王命召虎自江汉之浒而去伐淮夷。又告诫召虎只要臣服他,开疆到南海即可。四章继续写“王命召虎”的一些辞令,追叙周文、武王和召康公遇合之功烈,以勉励今日君臣之相得,并赞赏召虎的功劳,对他加以赏赐。五章实与四章联贯下来,具体地写赐他酒器、美酒以及山地土田,又追念到先王的功烈,六章写召虎之对答,“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虽以武功告成,实以文德服人,所以能协和四方。这就把诗意又提高到另一境界:以德服人。全诗一起有声势,一结富韵味,一番中兴气象。诗为赞扬国家兵戎大事,非以赋的手法铺陈开来描写不可。但又非平铺直叙,其中自三章起,实为对话叙述,以迭起波澜,而追叙功德又自祖先说起,这种纵的刻画,以显示渊源有自。至于实物的赏赐,更是具体形象。在召虎对答的末章,实为颂祝之辞,以文德为核心,勉君王以德服人,则非阿谀之辞,而有历史意义的。诗,多为四言,仅“无曰予小子”为五言。在四言中,排句与散句交替进行。首章多为排句,而又有联贯在一起的,如“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既出我车,既设我”,又有间隔使用的,如“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匪安匪舒,淮夷来铺”,联贯在一起的,有紧迫感。间隔使用的,则舒缓文气。实是疏密有致,风态多姿。这在本诗中是一个独特的开端。其他各章则多散句叙事、记言,间有变换、起伏。但为着加强语气,又以排句出之,如三章之“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至于四、五、六章则多为散句,实以大功告成,赏赐有加,娓娓而谈,从容不迫,共享胜利的果实,语言的清明朗畅,又是很自然的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