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时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时迈》昊天其子之,天之骄子美名留, 实右序有周②。皇天佑助我大周。 薄言震之③,当初征讨殷商纣, 莫不震叠④。神威大震惊诸侯。 怀柔百神⑤,祭祀天地众神灵, 及河乔岳⑥,亲临河川高山顶, 允王维后⑦。武王不愧是明君。 明昭有周⑧,我周德行多昭明, 式序在位⑨。满朝百官尽其能。 载戢干戈⑩,兵器干戈尽收藏, 载櫜弓矢(11)。良弓利箭装进囊。 我求懿德(12),寻求美德好风尚, 肆于时夏(13)。华夏四方大发扬。 允王保之。能保天命贤武王。 [注释] ①时迈:迈,巡狩;时迈,按时而巡狩。《诗集传》:“周制,十有二年,王巡狩殷国,柴望告祭,诸侯毕朝。” ②右、序:吴闿生《诗义会通》:“右、序,皆助也。” ③薄言:刘淇《助字辨略》卷五:“《诗》凡云薄言,皆是发语之辞。” 震:以武力震慑。④叠:通“慑”,恐惧。⑤怀柔:安抚。⑥乔岳:高山。⑦允:确实。后:君主。⑧明昭:《毛传》:“明矣,知未然也。昭然不疑也。” ⑨式:发语词。序在位:指诸侯百官各安其位而尽其职。⑩载:则。戢:收藏。(11)櫜(gao):古代盛衣甲或弓矢的囊。(12)懿德:美德。(13)肆:施行,广布。时:是。夏:华夏。中国。 [赏析] 《周颂·时迈》是一首写武王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乐歌。诗中歌咏苍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周王敬祭山川百神,偃武修文,以固帝业,反映了周人神化先祖,天人合一的宗教观念。后人多认为此诗为武王时周公所作。 全诗十五句不分章,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开头到“允王维后”,写武王巡狩诸侯各邦告祭河川百神。诗的前三句“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叙写武王受命于天,做了天子,去各地巡狩视察诸侯各个邦国。建立国王朝,统一天下,乃是苍天的意志。诗中“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描述当时殷商纣王无道,武王奉苍天之命去征讨。武王克商,威名大震,诸侯各国无不慑服。诗的“怀柔百神”三句赞颂武王巡狩,告祭山川百神,不愧为贤明之君。孔颖达《毛诗正义》云:“武王既定天下,而巡行其守土诸侯,至于方岳之下,乃作告至之祭,为‘柴望’之礼。柴,祭昊天;望,祭山川。巡狩而安祀百神,乃是王者盛事。”从“明昭有周”至结尾为诗的第二层,颂扬武王偃武修文,使华夏(中国)安享太平。诗的“明昭有周,式序在位”是说周王朝的统治秩序,天下臣民都得遵守,大家都要各守其职,各尽其能。诗的“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是写武王克商,天下既定,大乱之后,人心思和,希望能尽快发展生产。“‘干戈’、‘弓矢’,武也;‘懿德’,文也。三句有偃武修文意。”(姚际恒《诗经通论》)收干戈,藏弓矢,正是人心所向。诗的最后三句“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是写武王寻求美德,施于华夏四面八方,换言之,武王以德为政,对黎民百姓施以德化教育,这样就能长期保有天下。 这首诗通过武王巡狩祭祀山川百神来写武工的功德无量,这样便神化了武王,神化先祖正是为了神化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利于周王朝的统治。清人王夫之说:“……昭明德以格于家邦,人神之通,以奉神而治人者也,非仅以事神者也。”(《诗广传》卷五)王夫之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周颂》中像《时迈》这样神化祖先,宣扬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意识的诗篇,都是假托神权,借以统治臣民的。 这首诗概括叙述了武王巡狩诸侯各邦,祭祀山川百神,诗中用词精炼,含意深刻。如“实”和“允”字在此诗中意义相同,释为“确实”。诗人选用了这两个词语,强调武王是苍天的儿子,他奉苍天之命巡视诸侯各邦是实有其事的,表明苍天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周王统治天下是天经地义的事。 陆机《文赋》云:“立片言而居要,为一篇之警策。”所谓一篇之警策,在诗中就叫做诗眼。此诗“昊天其子之”,武王以天之骄子自封,先声夺人。又“允王维后”,再强调一下,只有像武王这样人物才有资格做君主,来统治天下。“允王保之”,如今天下既定,偃武修文,天下一统,这也要靠武王来君天下,以保持这种局面。每一层次末一句,既起结束每层诗意的作用,又为通篇眼目,实为一篇之警策。 此诗虽短,但层次井然有序。全诗分为两个层次,前写王巡狩告祭之事,后叙诗人偃武修文之愿望。第二层次又可视作偃武和修文两小层次明人孙鑛评此诗说:“前二句,甚壮甚忙,俨然坐明堂,朝万国气象。下分两节,一宣威,一布德,皆以‘有周’起,‘允王’结,整然有度,遣词最古而腴。”(《评诗经》)因此,《周颂·时迈》一诗还是有它的一定文学价值的。 《时迈》时迈其邦,(一) 出巡到了各个国家, 昊天其子之。(二) 老天使我为王啦。 实右序有周。(三) 保佑我周家的天下。 薄言震之,(四) 震呀震动它, 莫不震叠。(五) 没谁不受震动心害怕。 怀柔百神,(六) 祭祀四方山川的神, 及河乔岳。(七) 还有那泰山和黄河。 允王维后。(八) 周王真是好皇帝啊。 明昭有周,(九) 英明呀,周武王, 式序在位。安排诸侯在位上。 载戢干戈,(十) 把干戈呀来收藏, 载櫜弓矢。(十一) 把弓箭呀装在囊。 我求懿德,(十二) 把美好的德行大发扬, 肆于时夏,散布到中国各地方, 允王保之。(十三) 周王保有天下多久长。 注 释 (一)马瑞辰:“按《尔雅》:时,是也。徥,则也。是犹徥,亦则也。时、是,皆语辞。” 毛亨:“迈,行也。” (二)严粲:“昊天其子之,与维天其右之,语意同。有天下曰天子。子之,谓使之为王也。” (三)马瑞辰:“按序与叙同。《尔雅·释诂》:‘顺,叙也。’……次序为序,顺从亦为序。顺之,即助之也。……实右序有周,犹言实佑助有周也。右、序二字同义。” (四)严粲:“程子曰:薄言,发语辞。……武王之巡守也。于诸国薄警动之。” (五)毛亨:“震,动。叠,惧。” (六)毛亨:“怀,来。柔,安。” 何楷:“杨氏曰:‘所谓怀柔百神者,言合祭四方山川之神,故云百神。’” (七)毛亨:“乔,高。高岳,岱宗也。” (八)郑玄:“允,信也。” 孔颖达:“信乎武王之德如是,维宜为天下之君也。” (九)严粲:“天实明昭有周矣。武王之巡守也,以庆罚黜陟之典,序诸侯之在位者。” (十)郑玄:“载之言则也。” 严粲:“《释文》曰:戢,止也,敛也。” (十一)毛亨:“櫜,韬也。” 孔颖达:“《释诂》文:櫜者,弓衣。一名韬。故内弓于衣谓之韬弓。” (十二)朱熹:“而益求懿美之德,以布陈于中国。” (十三)严粲:“故天下莫不信武王之能保天下也。” 注 音 叠die迭 戢ji及 櫜gao高 懿yi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