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开辟《随感录》专栏
随感录是杂文之一种文体。1918年4月第4卷第4期的《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发表了为数众多、影响深远的随感录,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建设与发展起过重大作用。随感录作为一种散文文体,是“古已有之”,“外已有之”的。《新青年》上的随感录也有中外这类文体短小精悍,无拘无束,恣意而谈,富于文艺色彩的共同特点,但又有其独特的时代风格。这些随感录,有着科学、民主的现代思想,表现为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的敏锐感应和大胆抗争,高扬着大破大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文字犀利泼辣,摇曳多姿,深为读者喜爱。自《新青年》提倡随感录后,《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以及《新生活》等报刊,群起仿效,纷纷开辟《随感录》专栏,可谓盛极一时,风靡整个文坛。在各报刊的“随感录”专栏上发表杂文的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邵力子、叶楚伧、陈望道等人。随感录成为“五四”时期杂文中最主要的,也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