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Zhongguo gongchandang disanci quanguo daibiao dahui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到会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张国焘、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向警予等30余人,代表党员420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大会。大会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与会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 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和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的“左”倾观点,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组织上独立性的前提下,全体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和关于劳动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决议案,发表了宣言,修订了党章,改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谭平山等9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由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5人组成中央局, 陈独秀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毛泽东为秘书。这次大会正确地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迅速形成,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但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土地问题以及革命军队问题, 没有提出或没有作出明确决定。 ☚ 第二次护法运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Zhongguogongchandangdisanciquanguodaibiaodahui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邓中夏、向警予、谭平山、张国焘等30余人,代表着全国党员420人。大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本年1月12日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在讨论中,多数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不愿积极同国民党合作的错误意见,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经过充分讨论,大会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等文件。这些文件指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个革命阶级联盟的可能性,并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党必须保持自己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大会发表了宣言,通过了关于劳动问题、农民问题、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决议。大会选出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谭平山、罗章龙5人组成中央局(后因谭平山调任驻奥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并选出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 六一惨案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接受共产国际1月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0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张太雷、蔡和森、邓中夏、向警予、谭平山、张国焘、罗章龙等30余人,代表党员420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他领导的国民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可能性。会上反对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另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关门主义,反对共产党员和工人、农民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政治上的独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改组成为民主革命联盟。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国共产党党章草案》、《劳动运动决议案》等十多个决议案。大会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