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室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室思》《室思》
诗篇名。汉末徐干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以名义厚道束缚人,而语气特低婉。”又说:“宛笃有《十九首》风骨。”(《古诗归》卷七)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六说:“此托言闺人之词也。自处于厚而望君不薄,情极深致。”此篇是一首著名的闺情诗。诗中写一位妇女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全诗共六章,描写思妇的心理活动极为曲折细腻,哀婉动人。或融情入景,或以景托情,或托物抒怀,诗中的形象十分鲜明生动。其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特别是第三章中“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四句,历来传诵不绝,拟作者甚多,乐府杂曲《自君子出矣》即源于此。 《室思》室思
古代情诗中,有一类题材被写得相当多的,就是离别中的女子的心理、情感,如闺怨、室思等等。徐幹的这首诗就属这一类。 这是一篇思妇的独白,表达出一位女子在离别中的忧伤、寂寞和期待。全诗有六段,每一段则又展现出她心理上一个个细微曲折的变化。在阴沉的天气里,思妇满腹愁肠。与爱人天各一方,相见无期,使她不禁悲从中来。思念折磨着她,因此而茶饭不思,常常呆坐着,恍恍惚惚又见到爱人的身影。在第一段里,这位思妇已是伤心欲绝。第二段写她忽然意识到爱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而自己始终忧郁着也一下子老了起来。人生本来就短暂如暮春草木,迅速凋零。时光如逝,不会倒流,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只是每每想起从前的恩爱,才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奉献的。第三段写她幻想借天空飘浮的白云捎上一份相思:世上有离又有合,有散亦有聚,而自己的爱人你独独不知归。自你走后,我就无心妆扮,思念之情似截不断的涓涓流水,无穷无已。春天早已过去,只有临别的誓言给人一点安慰。第四段写她在漫漫长夜辗转不寐,便又踏出门外,遥望三星相连,而自己却不能与爱人相依偎,暗生惆怅,泪如泉涌。第五段写她看见爱人用过的东西,又勾起心事。哪里有那传递爱情的鸿雁,能遇见我的心上人?难道我们的缘份就从此断了吗?回忆往昔,相爱在一起,如今却如那此出彼没的参、辰二星一样,见不上一面。思来想去,无可奈何,但愿当初恩爱的人永远不变心。第六段写她希望自己有始有终不被抛弃。虽然相距遥远,又经过了一年时间,总是旧情难忘。但人家是不是也一样地痴心思念自己呢? 这六个部分连成一贯,反复描述思妇心情,从白日她食不甘味,木然呆坐,神思恍惚,到夜晚辗转难眠,以泪洗面,到爱人留下的每一样东西都成为导引,令她触目动心,忆起从前的甜蜜,而增加眼前的痛苦,读来哀婉缠绵。但每一段里所表现的情感,又略有变异。第一段写分别带来的痛苦,伤心欲绝之中,眼前总晃动着爱人身影,感情沉重,心情抑郁。这位思妇的精神处在十分压抑紧张的状态,似乎难以拔出来。第二段却一转,思妇终于从沉重的感情中跳出来,客观地意识到忧伤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虽然她还是决心为爱情献出一切,但明确了人生还存在另一种选择,不必自寻烦恼。悲伤和压抑得到缓解。第三、第四段着重写虽然时光已逝,君无返期,思念之情却依然不减,表现了她矢志不移的感情。第五段写她睹物思人,从一个小小的生活侧面反映出她的爱恋。第六段则由她对往日幸福的联翩回想,引发出希望爱人永不变心的心愿。描写情感的细微变化,不仅比较真实细腻地反映了思妇心理上的各个不同层次、侧面,而且使全诗在缠绵之中又有约束,张弛有度,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第三段中“自君之出矣”四句。 “明镜暗不治”和《情诗》中的“镜匣上尘生”等几句是同一种表现手法。但“思君如流水”这一妥切生动的比喻却从此为诗人注意,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开始就有模拟之作,都以“自君之出矣”作为起句,大多是短短四句,结构和徐幹的四句完全一样,而且诗题就标作《自君之出矣》。《乐府诗集》中收录的拟作,从刘骏到唐代张祐,即有21首之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