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夜歌三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夜歌三首》

子夜歌三首

(其一)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其二)

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

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

(其三)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这三首歌,都是表现情人相思的。

从《诗经》开始,古来诗歌中写男女离别相思的篇章不在少数,它们一次次地拨动过读者的心弦;但这三首子夜歌抒写同类主题的时候,却因其独到的表现角度和形式而显得活泼、生动,别有情趣。

其一“今夕已欢别”。表现情人离去,因感相会无期的忧虑,实际上是换了一种角度写相思之情。按说,这也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但它却有自己的新鲜之处。

首先,它在整体上构成设问与自答的双重格局,写出了两层意思,其次,这上下两层意思的表达,各自又采用了不同形式。在错落有变的艺术形式中,使人获得审美的愉快。

前两句是用最通俗、浅显的语言,不加任何修饰来直写。起句“今夕已欢别”点明全篇的“规定情景”,一切思绪便由此而发。“欢”字既暗示两情昨日相聚的幸福,又体现了今夕分别时的兴奋情绪。因此,下句“合会在何时”的托出,就成为情势发展的必然。第二句与其说是在发问,不如说它是以设问形式表露出来的对下一次“合会”的强烈渴望。在这里,感情的宣泄自然而流畅。

但新的“合会”毕竟漫长无期,未免使人忧虑,这是后面两句的意思。然而作者深谙活泼的形式可以影响严肃的内容,为了不使后半部分失之晦暗,故在形式上巧作了安排。作者在第四句中使“悠然”隐“油燃”之意,与上句“明灯”相照应;而使“期”双关“棋”的意思,与上句“局”(棋盘)相照应。如此读来,使人在一语双关、灵活多变的形式中领略了一种忧而不伤的情趣。

其二“朝思出前门”。大概是表现一个游子在外对情人的思念。一、二句先写相思之情绵延不尽。歌中把这种抽象的“思”,具体化为视觉中的画面:早晨思念你,好象看见你刚刚从门口走出来,傍晚时思念你,好象看到你来到河边的陆地。作者在这里采用对偶修辞手段,使朝思与暮思、出与还、前门与后渚两两相对,同时把“思”字重叠使之成为两句的核心,从而突出地表现了那相思的感情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另外值得细品的是,两句对偶在音节、音调上巧妙地形成了一种上下起伏、疾徐有致的节奏,如果再联系它表达的内容,给人以“思”与情人走路的脚步结伴成行的感觉。这是很生动的。

如果说上面两句是放开笔墨向外抒写,那么后面两句则是收笔转入对相思者内心的刻画:我一人孤身独居,又能够向谁去言谈说笑呢?所以只有通过心底暗自对你的回忆重温往日美好的时光了。这两句,构成上下的因果关系, “向谁道”三字披露了相思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揭示出引起相思的原因; “阴忆汝”说明唯有正在思念的情人才是心中的知己,才是可以寻求到安慰的对象。

其三“夜长不得眠”。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相思者由辗转不寐到痴情入境的心理过程和情状。全篇四句,一句一层,层层深入。一句平直叙起,说:夜太长了使人难以成眠。二句深入一层,质问起天上的月为什么这样明亮,撩得人越发不能入睡。实际上,这两句是用对时间、景物的异常感觉来表现人物此时的心境。晋朝张华《情诗》说“居欢惜夜促,在蹙怨宵长”,正说明时间长短快慢的感觉是从不同心境产生出来的,对外界景物的感觉也是如此。通读全篇知道我们的抒情主人公正患“相思病”,因相思而嫌夜长,愈见相思之深;因相思而怪月明,愈见相思之切。两句无一字写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三句再进一层,说非但不能入睡,而且耳边好象听到情人那一句句呼唤自己的声音。这当然只是一种想象,是写相思过痴似进入幻境。 “散唤”二字用得贴切、逼真,它形容声音的时断时续、时隐时显,准确地反映了想象中的听觉感受。一些选本把“散”字改为“欢”字,一字之差便失去了这种艺术表现力。但“想闻”毕竟是想象中听到而非现实的,结句“虚应空中诺”——空自答应了一声,却以“实”对“虚”,把生活中未有的事当作实有的事做出反应,既出人意表,又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相思至深的情状。


《子夜歌三首》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 汉魏六朝诗歌 - 可可诗词网

《子夜歌三首》

子夜歌三首

(其一)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其二)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其三)

郎为旁人取,负侬非一事。

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

《子夜歌》是南朝民歌,属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辑有42首。《子夜歌》相传为晋代一个名叫子夜的女子所造声,歌词则是群众创作,都是写男女恋情的。

以上所选三首,均以女子的口吻,或抒写爱情的失意,或谴责对方对爱情的不贞,或表达遭受遗弃的愤懑,反映的都是爱情、婚姻上的痛苦;在艺术表现方面,它们却既有这类民歌的共同之处又各具特点。

第一首“始欲识郎时”,开头两句便毫无掩饰地坦露出一位少女纯情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愿望:从一开始结识心上人,就渴望两颗相爱的心能象一颗心,永远姣好,永不离分。然而,事实却不随人愿,她的希望落空了,爱情失意了。其中具体的原因、过程诗中并未交代,也无须交代。诗歌的审美只要使我们感受到人物情感的撞击,也就够了。那么,这首民歌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的心底波澜与感情变化的呢?这就要联系三、四句来看。

三、四句说“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作者在整体上是以女子眼前生活中的形象取譬,在具体形式上又巧妙地运用谐音词和双关隐语,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全部心境。表面看来,这两句是说把理好的丝线织进残破的织布机,可怎么没有想到织不成匹呢?但在句子中,作者以“丝”谐“思”,利用同音双关,隐女子之“相思”:而又以“匹”谐“匹配”的“匹”,利用同字双关,隐“匹偶”之意。这样,我们就体味到三、四句所隐含的本意:空有痴情一片,到头来却终于难成配偶。 “残机”,大概是说明这女子找错了对象吧?至此,这位少女对爱情由热烈憧憬、真挚追求到理想破灭、怅然若失的情感历程便历历在目了。

这首子夜歌,开头两句直抒胸臆,是许多民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显示出民歌质朴的特点;而三、四句采用谐音双关的表现形式,则是子夜歌中许多篇章特别喜欢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第二首“侬作北辰星”,不取双关隐语,而通篇以天上日月星辰来作比,采用明喻的修辞方式来表达。侬,吴地方言,自称词,意即“我”。北辰星,即北极星,从地面上看它是永远不移动的。一、二句先以北辰星的千年无转移自喻,说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专一,永不变化。三、四句则以太阳朝出东方、暮下西方来比喻男子朝秦暮楚变化不定的行为,谴责他对爱情的不贞。欢,男女对其所爱的人的称呼。还(xuan旋),转,旋的意思。这首民歌,把抽象的爱情变化赋予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自喻、他喻的基础上,又使北辰星与太阳、自己与对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比中有比的方法,使读者在五言四句的简约艺术形式中,不仅获得较多的意蕴,而且便于理解。

第三首“郎为旁人取”,抒发的是一个女子的怨愤之声。因为,她面对着一个爱情上的负心汉。不过,即使表现这样的主题,它也并不声色俱厉、剑拔弩张,较之前面两首,倒更见南朝民歌宛曲的特点。

看,明明是负心人背叛了爱情离她而去,上来第一句却使用一个被动句说“郎”被别人夺走了。这样写,似乎使人感到罪不在他,似乎说明他的背弃行为至少是被动造成的,这就在读者的心里造成悬念、产生疑问:果真如此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第二句似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却又饱含了这一问题的答案,那就是: “负侬非一事”。这一句将读者的视线拉远,却很富情韵,很能触发读者的想象:过去,那个负心人怎样一次又一次地有负于她,而她为顾全两人的感情又怎样一次又一次地隐忍了下去,可是无论怎样委屈求全也留不住他的心;如今,他终于抛弃了故人,另求新欢。从感情的表达看,一句平起。这第二句却如水扬波,激出一股怨愤之气。而两句本身又都是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人物曲折的心理,所以读来宛转有致。

为了让人物的感情有进一层发展,三、四句仍采用以日常生活形象取譬和同音双关的手法来加以刻画。摛(chi痴),张开;横,门闩。关,双关“关闭”、 “关心”两方面的意思。合起来看,这两句是说:你现在的心,好象不安门闩而张开的门一样,对我再也不关心了。这里,由眼前的怨恨而联想到日后的处境,女主人公油然而生的凄凉、孤独之感,充溢纸面。民歌中一些惯用的艺术形式怎样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于此可见一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