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藏书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藏书学 又称“藏书建设学”。 研究图书收藏工作规律及演变过程的学科。 我国古代的藏书事业,包括皇家藏书、私家藏书、佛寺道观藏书和书院藏书等类型。 到了近代,图书馆成为收集、保藏并积极利用图书、杂志、报纸和其他出版物的专门机构,藏书的特点、形式发生深刻变化。 因而,藏书学便有古代藏书学和现代藏书学之分。古代藏书学研究的内容是:(1)理论藏书学。包括: 现代藏书学主要研究图书馆藏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现代出版物的特征和类型,藏书体系的结构与特征,藏书补充的原则及方法,藏书登记的制度、方法,藏书的划分、组织、排列、典藏、保护、清点等。如藏书建设的综合治理就要解决好如下问题:(1)根据下列条件来确定藏书的特点、重点和范围:本馆的方针、任务、读者对象;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本馆藏书基础和历史情况:本地区图书馆网的协作与协调情况。 (2)进行藏书质量与数量的调查研究,修订藏书建设规划。利用全国总书目、联合书目、专题书目及有关资料检查馆藏图书。 查明:哪些书刊不属本馆藏书范围;本馆必备书刊的最新出版物是否及时入藏;本馆藏书特点和重点是否突出;重点藏书是否系统;多卷书、丛刊、期刊是否有缺漏;藏书中科学价值较高的占比例多少。(3)搞好藏书剔除。 藏书剔除是解决空间紧张和提高藏书质量的重要措施。 (4)开展“图书馆典藏学”研究,清点典藏;改进典藏借阅制度,达到藏书管理的科学化,藏书利用的最佳化。 我国古代皇家藏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据史书记载,西周王室有藏书,诸侯国君有藏书,私人也有藏书。 从孔子删诗书、编春秋开始,历代的学术活动,大都与利用官私藏书有关。历代封建王朝还直接利用官私藏书,编撰了一系列的类书和丛书。 我国对藏书活动的研究始于宋代。郑樵《校雠略》中的《求书之道有八论九则》是古代藏书建设理论的重要成就。明代著名藏书家祁承爜的《澹生堂藏书约》,总结了图书收集、鉴别、分类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其中购书训、鉴书训两部分,是藏书建设的又一重要文献。清初图书馆学家孙庆增的《藏书纪要》进一步总结了古代图书采访、校勘、保管、收藏的经验,被称为图书“收藏之指南”。 清末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是一部承先启后的著述,奠定了古代藏书学的学科地位。在叶氏以后,近代学者先后编撰了有关著述,著名的有《中国藏书家考略》、《蟫林辑传》、《江浙藏书家史略》、《吴中藏书先哲考略》等。目前,我国藏书学研究还比较薄弱,大都只在图书馆学者著述中列有“图书馆藏书建设”一章。1987年5月,复旦大学组织了“藏书建设研讨会”。 。【阅读书目】:《藏书建设论文集》,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