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行,包括他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现存七篇,另有《外书》九篇,已佚。
[2]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名䓨(ying),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 因从故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称梁惠王。
[3]何以利吾国: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4]利诚乱之始:追逐利益,的确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5]夫子:对孔子的尊称。夫子句语出《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极少。
[6]原:指引起社会动乱的根本因素。
[7]放于利二句:语出《论语·里仁》。放(fang):依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