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兔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兔爰》


小民遭遇不幸,自叹命苦,但又强作排遣。
有兔爰爰,(一) 兔儿逃脱了,
雉离于罗。(二) 野鸡陷网里。
我生之初,当我初生时,
尚无为! (三) 天下本无事!
我生之后,待我生出后,
逢此百罹。(四) 遭遇多灾祸。
尚寐无吪! (五) 睡啊,别管啊!

有兔爰爰,兔儿逃脱了,
雉离于罦。(六) 野鸡陷罩里。
我生之初,当我初生时,
尚无造! (七) 天下没出事!
我生之后,待我生出后,
逢此百忧。遭遇多忧愁。
尚寐无觉! 睡啊,别睬啊!

有兔爰爰,兔儿逃脱了,
雉离于罿。(八) 野鸡陷罗里。
我生之初,当我初生时,
尚无庸! (九) 天下没苦事!
我生之后,待我生出后,
逢此百凶。遭遇多灾凶。
尚寐无聪! (十) 睡啊,别听啊!


注 释
(一)王先谦:“《韩》说曰:‘爰爰,发踪之貌也。’……《汉书·萧何传》颜注:‘发踪,谓解绁而放也’。”
(二)朱熹:“离,丽。罗,网。”
(三)朱熹:“天下尚无事。”
胡承珙:“幼时不识不知,无所事事。长大之后,多历艰难。”
(四)毛亨:“罹,忧。”
(五)毛亨:“吪,动也。”
吴闿生:“既无如之何,惟有寐而不觉耳。”
(六)朱熹:“罦,覆车也。可以掩兔。”
(七)朱熹:“造,亦为也。”
(八)孔颖达:“《韩诗》云,施罗于车上曰罿。”
(九)郑玄:“庸,劳也。”
(十)毛亨:“聪,闻也。”

注 音
罹li离 吡e俄 罦fu孚 觉jiao教 罿chong充

《兔爰》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兔爰》

 有兔爰爰,看那狡兔大模大样,


雉离于罗。野鸡无端进了罗网。


我生之初,我没出世那个时光,


尚无为; 还没这繁重的劳役奔忙;


我生之后,我出世后不多时光,


逢此百罹! 却碰上这千灾百殃!


尚寐无吪! 但愿长眠,不动不声张!



有兔爰爰,看那狡兔大模大样,


雉离于罦。野鸡无端碰了罗网。


我生之初,我没出世那个时光,


尚无造; 还没这深重的劳役奔忙;


我生之后,我出世后不多时光,


逢此百忧! 却碰上这千灾百殃!


尚寐无觉。但愿长眠,不醒不声响!



有兔爰爰,看那狡兔大模大样,


雉离于罿。野鸡无端触了罗网。


我生之初,我没出世那个时光,


尚无庸; 还没这无穷劳苦奔忙;


我生之后,我出世后不多时光,


逢此百凶! 却碰上这千灾百殃!


尚寐无聪(11)! 但愿长眠,不听像死样!



[注释] ①爰爰:同“缓缓”,悠闲自得的样子。②离:同“罹”,遭。罗:网罗。③为:古与“繇”通,徭役。④百罹:犹百凶、百忧。⑤寐:长眠。吪(e):动。⑥罦(fu):有机轮的网罗。⑦造:指劳役。⑧觉:醒。⑨罿(chong):网罗。⑩庸:用,劳苦。(11)聪:听觉。



[赏析] 《王风·兔爰》是周末的劳苦群众通过寓言的形式控诉当时统治阶级加在他们身上难以忍受的徭役和剥削之苦的诗歌。《诗序》曾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这是一种解释,但与诗意乖违。朱熹《诗集传》则又是一种说法,以为“张罗本以取兔,今兔狡得脱,而雉以耿介反离于罗,以比小人致乱,而以巧计幸免;君子无辜,而以忠直受祸也”,指出了小人、君子之别。后来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这首诗表现一个阶级动摇的时候,在下位的兔子悠游得乐,在上位的野鸡反投了罗网。这投了罗网的野鸡便反反复复地浩叹起来。只睡觉吧,管他妈的! ——你看他的心目中还有什么上帝存在?……我觉得这也是一首破产贵族的诗。”郭沫若在这里提出了“上位”、“下位”的对立,又较《诗序》与朱说进了一步。


综三家之意,《王风·兔爰》似还不如以“兔”兴喻狡诈的统治阶级,用“雉”喻指被压迫的劳苦人民为妥。这正如诗中所说:“狡猾的兔子布下层层罗网,无辜的野鸡撞网遭了灾殃。这样无理的世道、繁重的徭役是我出生前不曾遇到,只在我出生后却偏偏碰上了千百种祸殃。啊,我还是长眠吧,像个死人不动不响。”《兔爰》一诗所揭示的正是贵族阶级对劳苦大众残酷的杀戮、无休无止的劳役和盘剥的现实。诗中的“罗”、“罦”、“罿”都指“罗网”;“无为”、“无造”、“无庸”都指“徭役”;“百罹”、“百忧”、“百凶”都指数不清的灾难。如此罗网遍设,埋藏杀机,捕杀无辜;如此苦役相加,横征暴敛,无情压榨,劳苦大众只有“无吪”、“无觉”和“无聪”,逼上死路一条,别无他法。所以,《王风·兔爰》对黑暗现实的暴露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展示是十分深刻的。骤读之下,令人扼腕;掩卷之余,使人心惊!


《兔爰》全诗三章,每章各五句,结构形式相似。它每章开头二句,均用四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短短二语写出统治者的奸险,劳苦者的无辜。一反一正,善恶分明,对比鲜明。四言二句后,接着转用“我生之初、尚无为(尚无造、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罹(逢此百忧、逢此百凶)” 二句多字句,表示诗人对现状的慨叹,所以句式拉长,容量增大。慨叹之后,全诗结以“尚寐无吪(无觉、无聪)”又一四字句式,感情沉痛至极,全诗便戛然而止。诗虽终结,但却笔力千钧,留下不尽的余意让人们久久思索,久久回味:这样的黑暗现实、这样的深重苦难还会继续多久?

《兔爰》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尚无为;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

我生之初, 尚无造;

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

我生之初,尚无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尚寐无聪!

——《诗经·王风》

现代学者对这首诗的理解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可以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的阐述为代表:“我觉得这也是一首破产贵族的诗。证据是(一)这种厌世的心理,根本是有产者的心理;(二)兔与雉的取譬明明是包含得有上下的阶级意义。意思是在下位的人狡猾鹰扬,而在上位的人反失掉自由;(三)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正是诗人所浩叹着的乱子。”另一派则认为,本诗所传达的是陷于苦难深渊中的周代王畿人民的悲惨呻吟。究竟何种见解更符合原意?

诗共三章,基本上是重复诵唱。每章的开头两句都是“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狡兔逍遥自在,野鸡遭难落网。离:同罹,遭。这是比兴。比的是什么呢?苏辙《诗经传》:“兔狡而难取,雉介而易执。世乱则轻狡之人肆,而耿介之人常被其祸。”这种解释虽求之过深,却可以启发我们作如下的思考:诗人通过兔、雉的不同遭际,暗寓了当时社会不同阶级或阶层间,宵壤之别的生活境遇。而每章的中间四句诗,则用对比的手法,叙写了诗人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生之初,没有战争和劳役,日子安宁;生之后,百种灾难丛集降临,生活极其痛苦难忍。诗人的遭遇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应该说是反映了西周末至东周初战乱变迁的时代状况的。值得琢磨的是每章的最后一句“尚寐无吪”“尚寐无觉”“尚寐无聪”。 “无吪”,不言; “无觉”,不见; “无聪”,不闻。为了解脱人世的苦难,诗人竟然强烈地希望长眠不醒,口不开眼不睁耳不听。这难道是没落贵族悲观厌世情感的发泄吗?我看这乃是诗人在“百罹”、 “百忧”、 “百凶”折磨下,无法生存、无路可走、极端绝望时所发出的愤慨不平之辞。

这首诗曾被前代学者赞誉为“诗史”。这是因为它的“我生初、后”的描述,是用极精炼的语言,反差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西周末东周初“霸升王降,天下大乱”的史实。而它的“尚寐无吪”等三句诗,则更被清人姚际恒称颂为“奇想奇语”,其艺术含义“较《笤之华》‘不如无生’自胜多矣。”(《诗经通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