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云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云汉》昭回于天②。星光灿烂转不停。 王曰於乎③: 国王仰天长叹息: 何辜今之人! 百姓今有啥罪行! 天降丧乱,上天降下死亡祸, 饥馑荐臻④。饥荒灾难接连生。 靡神不举⑤,哪位神灵没祭祀, 靡爱斯牲⑥。何曾吝惜用牺牲。 圭璧既卒⑦,祭神圭璧已用尽, 宁莫我听⑧! 为啥祷告天不听! 旱既大甚⑨,旱情已经很严重, 蕴隆虫虫⑩。酷暑闷热蒸气熏。 不殄禋祀(11),不断祭祀求降雨, 自郊徂宫。从那郊外到庙寝。 上下奠瘗(12),上祭天神下祭地, 靡神不宗(13)。任何神灵都敬尊。 后稷不克,后稷不能止灾情, 上帝不临。上帝圣威不降临。耗下土(14), 天下田地遭害尽,宁丁我躬(15)! 灾难恰恰落我身! 旱既大甚,旱灾已经很不轻, 则不可推。想要消除不可能。 兢兢业业,整天提心又吊胆, 如霆如雷。如防霹雳和雷霆。 周余黎民,周地剩余老百姓, 靡有孑遗(16)。眼看全部死干净。 昊天上帝,皇天上帝心好狠, 则不我遗(17)。不肯赐食施善行。 胡不相畏? 祖先怎么不害怕? 先祖于摧(18)。子孙死绝祭不成。 旱既大甚,旱情严重无活路, 则不可沮(19)。没有办法可止住。 赫赫炎炎,烈日炎炎如火烧, 云我无所(20)。哪里还有遮荫处。 大命近止(21),大限已到命将亡, 靡瞻靡顾。神灵仍旧不看顾。 群公先正(22),诸侯公卿众神灵, 则不我助。不肯降临来帮助。 父母先祖,父母祖先在天上, 胡宁忍予(23)! 为啥忍心看我苦! 旱既大甚,旱灾来势很凶暴, 涤涤山川(24)。山秃河干草木焦。 旱魃为虐(25),旱魔为害太猖狂, 如惔如焚(26)。好像遍地大火烧。 我心惮暑,长期酷热令人畏, 忧心如熏。忧心如焚受煎熬。 群公先正,诸侯公卿众神灵, 则不我闻(27)。毫不过问怎么好。 昊天上帝,叫声上帝叫声天, 宁俾我遁(28)! 难道要我脱身逃! 旱既大甚,旱灾来势虽凶暴, 黾勉畏去(29)。勉力在位不辞劳。 胡宁瘨我以旱(30)? 为啥降旱害我们? 憯不知其故(31)。不知缘由真心焦。 祈年孔夙(32),祈年祭祀不算晚, 方社不莫(33)。祭方祭社也很早。 昊天上帝,皇天上帝太狠心, 则不我虞(34)。不佑助啊不宽饶。 敬恭明神(35),一向恭敬诸神明, 宜无悔怒(36)。想来神明不会恼。 旱既大甚,旱情严重总不已, 散无友纪(37)。人人散漫无法纪。 鞫哉庶正(38),公卿百官都技穷, 疚哉冢宰(39)。宰相盼雨空焦急。 趣马师氏(40),趣马师氏全祈祷, 膳夫左右(41); 膳夫大臣来助祭; 靡人不周(42),没有一人不出力, 无不能止。没人停下喘口气。 瞻印昊天(43),仰望晴空无片云, 云如何里(44)! 我心忧愁何时止! 瞻卬昊天,仰望高空万里晴, 有嘒其星(45)。微光闪闪满天星。 大夫君子,大夫君子很虔诚, 昭假无赢(46)。祈祷神灵没私情。 大命近止,大限已近将死亡, 无弃尔成! 继续祈祷不要停! 何求为我,祈雨不是为自己, 以戾庶正(47)。是为安定众公卿。 瞻卬昊天,仰望皇天默默祷, 曷惠其宁(48)! 何时赐我民安宁!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倬彼:即倬倬,浩大。云汉:银河。②昭:明,指银河的星光。回:旋转。③王:指周宣王。於乎:即呜呼,叹词。④荐:再、屡次。⑤举:祭祀 ⑥斯:这些。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⑦圭璧:祭神用的玉器。⑧我听:即听我。⑨大:同“太”。⑩蕴:闷热。虫虫:热气熏蒸的样子。(11)殄:断。禋祀:祭祀。(12)上:指天。下:指地。奠:陈列祭品以祭天神。瘗(yi):埋祭品入地以祭地神。(13)宗:尊敬。 (14)(du):败坏。(15)丁:遭逢。(16)孑遗:剩余。(17)遗(wei):赠送,指赐给食物。(18)于:而。摧:灭。(19)沮:止。(20)云:遮蔽。(21)大命:生命。止:指死亡。(22)群公:指前代诸侯。先正:前代的贤臣。(23)忍予:对我忍心。(24)涤涤:山无草木、川无滴水、光秃干枯的样子。(25)旱魃(ba):传说中的旱魔。(26)惔:火烧。(27)闻:通“问”,过问。(28)宁:难道。遁:逃。(29)黾(min)勉:勉力。畏去:不敢离开君位。(30)瘨(dian):病害。(31)憯(can):曾。(32)孔夙:很早。(33)方:祭四方之神。社:祭土神。莫:古暮字,晚。(34)虞:助。(35)明神:即神明。(36)宜:应该。(37)散:散漫。友:通“有”。纪:法纪。(38)鞫(ju):穷困。正:百官。(39)疚:忧虑。冢宰:相当后世的宰相。(40)趣马:掌管国王马匹的官。师氏:掌管教育的官。(41)膳夫:主管国王等饮食的官。左右:指周王左右的大臣。(42)周:通“赒”,救助。(43)卬:通“仰”。瞻卬,仰望。(44)云:发语词。里:通“悝”,忧伤。(45)有嘒:即嘒嘒,微小而众多的样子(46)昭:祷。假:通“格”,到。指神被祭祀者的虔诚所感而降临。无赢:没有私心。(47)戾:安定。(48)曷:何,指何时。惠:赐。 [赏析] 这是周宣王求神祈雨的诗,是所谓“宣王《变大雅》”的第一篇(其他五篇是《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和《常武》)。周宣王史称“中兴之主”,所以《大雅》中有关他的六篇诗都是赞美诗。这首诗记载周宣王仰天求雨的祷词,目的是要体现宣王“有事天之敬,有事神之诚,有恤民之仁”,含有赞美的意思。我们今天读这首诗,当然不是为了体会其中的“美意”。但是从那些怨痛哀诉的句子中,倒可以约略窥见当时那场旱灾的严重,就好像从《十月之交》中可以证实幽王二年陕西毁灭性大地震 一样。由此可见,这首诗还具有史料的价值。诗的作者,《诗序》说是仍叔。有人据《春秋》推算,仍叔至周宣王时已一百二十年左右,证明诗非仍叔所作。有人又提出春秋时赵氏世称孟,智氏世称伯,仍氏也可能世称叔,作诗的仍叔是《春秋》所载仍叔的祖先,其实作者究竟是谁,无关宏旨,即使考证出确是仍叔所作,我们于他的生平事迹一无所知,于欣赏这首诗毫无补益,大可不必纠缠这些细枝末节。 诗以“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起首,姚际恒《诗经通论》评道:“《棫朴》篇以云汉喻文章则曰‘为章’,此以云汉言旱则曰‘昭回’。”姚氏所说的实际上是一个不同的感情感应出不同景物的问题。《棫朴》是歌功颂德之作,作者感情喜悦而高昂,所以眼中的银河显得星光灿烂。这首诗是禳灾,诗人心里忧惧而焦急,因此只感到银河在天空斜转,偏偏不肯降落到地上来。同样,第八章起首“瞻卬昊天,有嘒其星”两句,描绘出一片万里晴空、星光满天的景象。这在他人看来是天高云淡的美景,在诗人心里却引发了“云如何里”的忧愁和“曷惠其宁”的绝望。王夫之《姜斋诗话》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这几句诗虽然称不上“妙合无垠”,但景中有情,景随情移却是明显的,所以有人称赞这首诗的起首“最有风味”。 除了摹景之外,这首诗在比喻的使用上也很有特色。三章以“如霆如雷”比喻提心吊胆的心情,使对旱灾的畏惧感更加突出。五章以“如惔如焚”比喻旱情的严重,以“忧心如熏”比喻畏旱的心情,其喻体的选择都能针对主体的要害,确切而不可移易。直到今天,我们还常用“好像晴天起了一个霹雳”来比喻惊悸的心情,用“好像火烧过一样”来比喻旱灾造成的惨况,岂非都滥觞于《诗经》?也足见诗人的巧譬善喻和这些妙喻的艺术生命力。 还值得一提的是,三章“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两句。这是用的夸张的艺术手法,以突出遭旱灾损失的惨重。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虽诗书雅言,风格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他指出夸张的修辞虽然言过其实,但因为能通过形象的夸张来传难写之意、达难显之情,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确实,“靡有孑遗”,四个字,所述虽然不是事实,但写灾情之重,却是传神之笔,很难另找四个字来代替它的。 《云汉》倬彼云汉,(一) 天上银河长又长, 昭回于天。(二) 光儿旋转在天上。 王曰:於乎! 周王说:唉唉! 何辜今之人? (三) 现在人有啥罪状? 天降丧乱,老天把这祸乱降, 饥馑荐臻。(四) 饥饿灾荒连成双。 靡神不举,(五) 没有神灵没祭上, 靡爱斯牲。(六) 不敢爱惜这牛羊。 圭璧既卒,(七) 玉儿璧儿都用光, 宁莫我听。(八) 你还是不曾听我讲。 旱既大甚,旱灾这么的严重, 蕴隆蟲蟲。(九) 暑气蒸人多郁闷。 不殄禋祀,(十) 不停止的祭祀忙, 自郊徂宫。(十一) 祭祀在那郊坛上。 上下奠瘗,(十二) 祭天祭地、设酒埋玉, 靡神不宗。(十三) 没有神灵没敬上。 后稷不克,(十四) 后稷不能救灾荒, 上帝不临。(十五) 上帝不顾人死亡。 耗斁下土,(十六) 这样糟踏下界各地方, 宁丁我躬。(十七) 我宁愿把灾难自承当。 旱既大甚,旱灾这么的严重, 则不可推。(十八) 就不能把它来排开。 兢兢业业,(十九) 多恐怖、多危险, 如霆如雷。象霹雳、象雷震。 周余黎民,(二十) 周地余下众百姓, 靡有孑遗。(二十一) 哪里有多少余剩。 昊天上帝,老天呀、上帝呀, 则不我遗。(二十二) 就不向我来慰问。 胡不相畏? 先祖为何不畏惧? 先祖于摧。(二十三) 到这儿来救灾荒。 旱既大甚,旱灾这么的严重, 则不可沮。(二十四) 就不能把它来阻挡。 赫赫炎炎,(二十五) 旱气盛、热气腾, 云我无所。(二十六) 没处我能去躲藏。 大命近止,(二十七) 生命接近了死亡, 靡瞻靡顾。不照顾呀不探望。 群公先正,(二十八) 大官们、官长们, 则不我助。难道就不帮我忙。 父母先祖,父亲、母亲祖先们, 胡宁忍予? (二十九) 哪能忍心到这样? 旱既大甚,旱灾这么的严重, 涤涤山川。(三十) 山光光来河不动。 旱魃为虐,(三十一) 旱魃他在逞凶暴, 如惔如焚。(三十二) 象火燎、象火烧。 我心惮暑,(三十三) 我心害怕那暑热, 忧心如熏。(三十四) 心里愁得象火熬。 群公先正,大官们、官长们, 则不我闻。(三十五) 就不对我来过问。 昊天上帝,老天呀、上帝呀, 宁俾我遯。(三十六) 使我这样的困顿。 旱既大甚,早灾这么的严重, 黾勉畏去。(三十七) 勉力想把灾荒送。 胡宁瘨我以旱? (三十八)为何害我这样大旱荒? 憯不知其故。(三十九) 不知道原因也没法讲。 祈年孔夙,(四十) 早早的想求个大丰年, 方社不莫。不迟的祭土地来祭四方。 昊天上帝,老天呀、上帝呀, 则不我虞。(四十一) 就不为我想一想。 敬恭明神,这样恭敬那神灵, 宜无悔怒。不当恨我怒气张。 旱既大甚,旱灾这么的严重, 散无友纪。(四十二) 大家散乱没纪纲。 鞫哉庶正,(四十三) 穷了呀一些官长, 疚哉冢宰,苦了呀这个大首长, 趣马师氏,管马官、侍卫长, 膳夫左右,差人们、膳事长, 靡人不周,(四十四) 没人不为救旱忙, 无不能止。(四十五) 可是不能止灾荒。 瞻卬昊天,对这老天来仰望, 云如何里? (四十六) 怎么样啊来收场? 瞻卬昊天,对着老天来仰望, 有嘒其星。(四十七) 那些星儿闪闪亮。 大夫君子,官儿们、大人们, 昭假无赢。(四十八) 敬天祭祀没偏向。 大命近止,生命虽然接近死亡, 无弃尔成。(四十九) 莫放弃你成功的希望。 何求为我? 有啥祈求是为了我? 以戾庶正。(五十) 是想安定众官的心。 瞻卬昊天,对着老天来仰望, 曷惠其宁? (五十一) 何时赐我们安宁? 注 释 (一)陈奂:“《棫朴》,《传》云:‘倬,大也。’” 郑玄:“云汉,谓天河也。” (二)郑玄:“昭,光也。” 毛亨:“回,转也。” 陈奂:“回训转,读如水流转之转。” (三)郑玄:“辜,罪也。……何罪与?今时天下之人。” (四)毛亨:“荐,重。臻,至。” 马瑞辰:“荐臻,犹今言频仍也。” (五)郑玄:“靡、莫,皆无也。” 陈奂:“不举,不举祭也。《王制》:‘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郑注云:举,犹祭也。” (六)孔颖达:“神皆用牲祭之,故言靡爱斯牲。遍祈群神,所祭者广。天地五帝,当用特牲。其余诸神,或用太牢,或用少牢。三牲皆用,故言无所爱于三牲也。” (七)孔颖达:“礼神之圭器,自有多名,言圭璧为其揔称。……圭璧少而易竭,故曰既尽。” (八)戴震:“按宁,乃也,语之转。” (九)马瑞辰:“按《说文》有蕰无蕴,云:蕰,积也。蕴即蕰之俗字。……蕴隆谓暑气郁积而隆盛。蟲蟲,则热气熏蒸之状也。……《尔雅·释训》:爞爞,熏也。蟲蟲,即爞爞之省。” 朱熹:“蟲蟲,热气也。” (十)陈奂:“殄,绝也。不殄,不绝也。” (十一)陈奂:“自郊徂宫,自郊宫也。徂,语词。……祭法,燔柴于泰坛。宫,犹坛也。……奂谓诗因旱而禋祀郊宫,正是雩上帝之事。故篇中言上帝,言昊天,言昊天上帝,皆谓雩祭也。” (十二)毛亨:“上祭天,下祭地。奠其礼,瘗其物。” 孔颖达:“奠谓置之于地,瘗谓埋之于土。礼与物,皆谓为礼事神之物,酒食牲玉之属也。” (十三)毛亨:“宗,尊也。” 严粲:“无有神而不尊祀之者。” (十四)林伯桐:“毛意自当言后稷不能救此旱也。” (十五)马瑞辰:“上帝不临,读如《左传》神弗临也之临,谓上帝不临护之也。临字于韵不协,古临通作隆。” (十六)王先谦:“《韩》说曰:‘耗,恶也。’ 郑玄:“斁,败也。” (十七)朱熹:“丁,当也。……与其耗斁下土,宁使灾害当我身也。” (十八)朱熹:“推,去也。” (十九)毛亨:“兢兢,恐也。业业,危也。” (二十)郑玄:“黎,众也。” (二十一)马瑞辰:“按《方言》:孑、荩,余也。郭注谓遗余。是孑,亦遗也。孑、遗二字同义。故孟子引其诗而但以靡有遗民释之。” (二十二)马瑞辰:“按遗当读如问遗之遗。《广雅·释诂》:‘问遗也。遗,与也。’与人以物谓之问,亦谓之遗。……与人相恤问亦谓之遗。此诗则不我遗,犹五章则不我闻,闻当读问。问犹恤问也。” (二十三)毛亨:“摧,至也。” 胡承珙:“此胡不相畏,与《雨无正》句正同,言先祖见此旱灾,何不相与畏惧而来至乎?” 顾广誉:“凡我先祖何不相与畏而来至救此大旱邪?” (二十四)朱熹:“沮,止也。” (二十五)毛亨:“赫赫,旱气也。炎炎,热气也。” (二十六)马瑞辰:“按云为雲字古文。象回转之形。《正月》诗:‘昏姻孔云。’《传》:‘云,旋也。’云又通员。员之言圆也、运也。回旋运转,有庇荫之象。……云我无所,犹云荫我无处耳。” (二十七)朱熹:“大命近止,死将至也。瞻,仰。顾,望也。” (二十八)孔颖达:“正者,长也。先世为官之长,又与群公相配,故知是百辟卿士也。” (二十九)严粲:“何其偏忍于我而不见救。” (三十)严粲:“钱氏曰:‘洗也。’山无木,川无水,如涤之然。” (三十一)毛亨:“魃,旱神也。” (三十二)毛亨:“惔,燎之也。” 段玉裁:“按《韩诗》作炎为善。《说文》炎,燎也。” (三十三)郑玄:“惮,犹畏也。” (三十四)毛亨:“熏,灼。” 孔颖达:“熏、灼,俱焚炙之义。” (三十五)陈奂:“《诗述闻》云:闻·犹恤问也。与《葛藟》篇,亦莫我闻同。” (三十六)马瑞辰:“按遯、屯古同声。当读如屯难之屯。又遯、困亦同声。《广雅·释诂》:‘困,逃也。’遯义为逃,亦为困。……宁、乃声之转。宁俾我遯,犹云乃使我困也。” (三十七)孔颖达:“黾勉者,勉力事神,是急于祷请。” 马瑞辰:“按《广雅·释诂》‘畏,恶也。’畏去,谓苦此旱而恶去之也。” (三十八)朱熹:“瘨,病。” 严粲:“天何偏病我以旱乎?” (三十九)朱熹:“憯,曾也。” 严粲:“不知其何故而致此也。” (四十)郑玄:“我祈丰年甚早,祭四方与社又不晚。” 胡承珙:“此本述平时恭敬明神之事。方即谓四时方祭,社即兼 春祈秋报,通一岁之祀事,及时举行,未尝晚矣。” (四十一)郑玄:“虞,度也。……天曾不度知我心肃事明神如是,明神宜不恨怒于我。” (四十二)马瑞辰:“按《白虎通》:友者,有也。《释名》:友,有也,相保有也。……此诗友即有之假借。散无友纪,谓群臣散无有纪也。” (四十三)范处义《诗补传》:“鞫,穷也。庶官之长曰正,则既穷而无所措矣。疚,病也。冢宰之率其属,则既病而不能兴矣。下至趣马之掌马政者,师氏之掌失得者,膳夫之供饮食者,左右之与使令者。” (四十四)毛亨:“周,救也。” 孔颖达:“无有一人而不賙救其百姓困急者。” (四十五)马瑞辰:“无当读如何有何亡之亡,有谓富,亡谓贫也。无不能止,言虽賙之,而其乏无不能救止也。止即救也。” (四十六)王夫之:“按《考工记》:里为式。注里读为已。已,止也。云如何止者,不知旱既太甚之后,作何究竟也。即下文大命近止之深忧也。” (四十七)朱熹:“嘒,明貌。” (四十八)朱熹:“昭,明。假,至也。” 马瑞辰:“诗盖勉群臣敬恭祀典之意,言诚能昭假于天,其感应之理,必未有赢差者。《广雅》:爽赢并训为过,过即过差。无赢犹言无爽。无爽,犹言无差忒耳。” (四十九)严粲:“然未得雨,则死亡将近,不可遂已,而弃其前劳。” (五十)陈奂:“戾,定也。……言我今求雨,何独为我躬?亦欲以定庶正救灾之成功而已。” (五十一)陈奂:“惠,爱也。宁,安也。……天何不爱而安之?” 注音 倬zhuo卓 於wu乌 臻zhen贞 牲sheng生 蕴yun运 禋yin因 瘗yi异 斁du妒 魃ba拔 惔tan谈 熏xun 醺 遯dun盾 黾min敏 瘨dian颠 憯can惨 莫mu暮 趣cu猝 卬yang仰 嘒hui诲 赢ying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