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提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发问;提问fāwèn tíwèn

【同】 都可作动词;都有心中有疑难问题而问的意思。
【异】 “发问”侧重于因受人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来问;适用范围较小,常用于具体事物;书面语色彩较浓。[例]大会主席请听众向报告人~。“提问”侧重于提出问题来问;适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又可用于抽象事物;常用于口语。除作动词,还可用作名词,指提出来问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提问,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发问”没有这样的用法。[例]课堂上,同学们踊跃举手~。
【反义】 发问—答复 回答/ 提问—回答 解答 答复 答对 回话

提问tíwèn

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 课堂~。
【同】发问

提问

提问

采访活动中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中外许多老记者都十分重视提问艺术,“提问之如何,足以卜访问之成败”。(周孝庵: 《访问》)
提问要看对象,方法要因人而异。按形式可分为: 正面提,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此形式一般适用于记者原先认识和社会阅历较广、顺应性较强的干部、学者、演员、外宾等采访对象; 侧面探,即旁敲侧击地提出问题。此形式适用于愿意谈但一时又回忆不出来的采访对象; 反面激,即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此形式适用于有顾虑不愿谈或高傲不屑谈等采访对象。此外,提问应具体。掌握了具体的材料,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本质,才能在写作时作透彻的叙述和细致的描绘; 应自然。要打破一问一答的僵化式,提倡讨论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研讨问题。

☚ 采访提纲   采访记录 ☛

对答、回答、解答;发问、提问

○对答duì dá

(动)口头回答问题或问话:~如流|~不上来。

○回答huí dá

(动)对问题予以解释:~问题|避不~|得到~|最好的~|满意的~|怎样~才好?

○解答jiě dá

(动)解释提出的问题:~疑难问题| 口头~|作正确的~。

●发问fā wèn

(动)口头提出问题:向我们~|突然~。

●提问tí wèn

(动)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式教学| 口头~|课堂~|回答老师的~。

发问

发问

提问 设问 设疑
发问和回答:问答 讯唉
 自相问答:自环
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策问 问策
随便发问:漫叩
逗弄地发问:嘲问
(口头提出问题:发问)

☚ 表示问   反问 ☛
提问

提问tiwen

在引导幼儿直接观察、指导幼儿操作实践时,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均伴随有提问。通过提问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能有目的地感知、积极地思考、回答和发现问题。不同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水平。一般提出的问题通常有:描述性问题、比较性问题、分类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假设性问题、起源性问题、重新定义性问题、选择性问题、反诘问题等几种类型。提问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要围绕一定的目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简短,要富有启发性,可作辅助性的提示,但不要暗示或应答;提问要面向全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回答时可采用个别和集体结合的形式;要留出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不要马上要求幼儿回答;要灵活,能随机应变。

☚ 语言法   描述性问题 ☛
提问

提问

记者在采访中通过询问采访对象,了解新闻事实。这是取得新闻素材的最重要的手段。好的记者一般都是高明的提问者。事前记者应该有所准备,对采访目的、采访对象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要提的问题也常常先列出提纲。在问答过程中要把聆听与观察、记录、思考结合起来,以便把事实了解清楚、全面、准确。问话的方法有正面问、侧面问与反面问等。

☚ 隐性采访   斯诺法 ☛

提问

putting questions;quiz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