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辩》作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辩》作者 《九辩》作者自古至今,有两说:一,王逸:“《九辩》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楚辞章句》)今人大都赞成《九辩》作者为宋玉,但认为并非“闵师之作”。如游国恩认为:宋玉“可靠的作品,现在只有《九辩》一篇。”“王逸又谓《九辩》是宋玉闵惜其师屈原放逐而作,这也是揣测之辞;我在上文已经说过屈宋并不会发生师生关系,所以他这话的不对便立刻可以证实。”进而认为《九辩》中的话“其实都是宋玉自闵而非闵人。”(《楚辞概论》)不过也有坚守《九辩》为宋玉闵师之作的。如今人胡念贻说:“自玉逸以来,都说《九辩》是悯惜屈原的忠而被放。近人才说《九辩》是宋玉写他自己。我们觉得还是旧说比较可信。说《九辩》是宋玉写自己,从文章本身讲,有些讲不通。”(《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二、屈原说。明人焦竑说:“《离骚经》‘启九辩与九歌兮’,即后之《九歌》、《九辩》,皆原之自作无疑……《九辩》谓宋玉哀其师而作。熟读之,皆原自为悲愤之言,绝不类哀悼他人之意。盖自作与他人作,旨趣故当霄壤。乃千百年读者无一人觉其误,何邪?”(《笔乘》卷三)此后陈第、吴汝纶均赞同此说。吴说:曹植在《陈审举表》中引屈平语曰:“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可知曹植所见之《九辩》是题为屈原之作。因此,《九辩》“宜用子建说定为屈子之词。”(《<古文辞类纂>校勘记》)今人刘永济、谭介甫也力主《九辩》是屈原之作(见刘氏《屈赋通笺》之附《笺屈余义》、谭氏《屈赋新编》)。谭氏并认为《九辩》是“《屈赋》九个作品的中心,是屈原被放后的第一个作品”(同上)。但日本三泽玲尔在《楚辞生成过程展望》一文中将所有楚辞作品都视为是“战国时代的楚国灭亡后在曾经是楚国宫廷的所在地长江下游地区出现的”,因而自然不承认屈原与宋玉为《九辩》的作者。 ☚ 《九歌》男女相恋 【三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