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至顺三年”铜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至顺三年”铜铳 “至顺三年”铜铳元。长35.3厘米,前铳口径11.4厘米,后铳口径9.5厘米。重6.94公斤。传1935年北京市房山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铜铳即后世的火炮。此铜铳只余一外壳。圆筒形,前铳似浅盂,后铳口直而沿折。盂式口下有凸箍纹一道,铳身下部将近后铳口处,亦有凸箍纹一道。近后铳处坒内收。在铳身两箍纹间,有刻文楷书三行,计19字。正中书:“绥边讨寇军”,右行:“至顺三年二月吉日”,左行:“第参佰号,马山。”铭文下有一圆孔,即点燃药捻处。铭文中至顺是元文宗图贴穆尔年号,至顺三年即公元1332年。这件铜铳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铜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一件铜铳。 ☚ “延祐三年”铜漏壶 “昏烂钞印”铜戳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