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廪”双镰铁范
战国(燕)。通长33厘米,宽11.4厘米。重2.9公斤。1953年河北省兴隆县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器为单范,弯曲似刀,一次可铸两镰。每镰各有一铸口,口在铁范后端。镰身近柄处有“右廪”二字。两镰前端之间有和吕形凹槽,可能是与平板接合的子母口。范背有弓形把手。兴隆县燕国冶铁遗址,共发现铁范87件,总重190公斤,其中有钁、锄、镰、斧、凿和车具范。经金相分析,铁范是典型的白口铁组织。小块取样化学分析显示铁范的含碳(C)量达4.45%,含矽(si)、锰(Mn)、硫(S)、磷(P)等元素均不足0.5%。因此,可以肯定它是在高温下炼出铁水浇铸成的。兴隆铁范是铸造铁或铜工具的金属铸范。由于兴隆附近发现了一些形状与铁范近似的铁农具,因此,估计它们是用这些铁范铸造的。铁范的出现是金属铸造工艺的一次飞跃。铁范较之陶范有很多优点:可以重复连续使用,提高生产率;铁件冷却速度快,若铸生铁可得白口组织。白口铁经柔化处理即成可锻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