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以鱼养水”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以鱼养水”技术

“以鱼养水”技术

通过实施 “以水养鱼,以鱼养水” 方式,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收的技术。多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普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造成对江河湖泊和水库的过度利用,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如追求高产而实施的化肥养鱼直接增加了水体氮磷含量,为提高 “家鱼” 成活率而过量捕捞食鱼性鱼类,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针对这一状况,“以水养鱼,以鱼养水” 打破了传统的以 “以水养鱼” 的思维定势。具体操作是,首先放养一定数量的食鱼性鱼类,让它吃掉水库中的野杂鱼,野杂鱼减少会使浮游动物大幅度增加,浮游动物再吃掉水中的大量浮游植物。这样,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氮和磷就会减少,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以鱼养水” 试验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常规淡水养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渔业要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调水养鱼、以鱼养水,多种措施并举,发展现代生态渔业。这样才能既加快水环境整治步伐,保护好水域生态环境,又能提高渔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渔业又好又地快地发展。养鱼不等于污染水,而且可以治水、养水。“以水养鱼,以鱼养水” 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防治水污染不能过分地以牺牲水产养殖为代价。按照水生生物食物链原理,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这一基本食物链,构建以浮游植物、底生藻类和水草为起点的牧食链及以腐质、细菌为起点的腐食链的水生生态系统。依据鱼类在水中栖息的习性,以及鱼的游动、摄食等活动中形成的特殊动力学性质和可变性,放养占据上中下层不同生态位鱼种,形成生态位效应。促进水体垂直对流,加速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分解和吸收利用,从而降低水体污染,同时,把水中氨、磷、碳等化合物转化为水产品。
以鱼养水是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水体特定的环境条件,通过人工放养适当的鱼类,改善水域的鱼类群落组成。保障水体生态平衡,从而既达到保护水环境,又能提高渔产力的一种渔业生产方式。遵循渔业循环经济理论,从根本上降低渔业经济活动对水域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渔业生态环境,通过对水生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以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通过采取湖泊生物控制、放养滤食性鱼类、底栖生物移植和植被修复等措施,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潮间带、河口等水域进行综合治理的要求,积极利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增养殖模式,建立健康的生态养殖示范区,积极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增殖技术和水循环技术。在减少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同时,对外源水环境的整体改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原种保护和自然增殖技术   生态防治鱼病技术 ☛
000007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