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搶親”。指古時男子掠奪其他部落的女子,或在戰亂中俘獲女性,或因經濟原因强搶婦女爲妻。此俗源於上古時代的掠奪婚。《周易·屯》:“屯如邅如,乘馬斑如,匪寇婚媾”。《北史·室韋傳》:“婚嫁之法,二家相許竟,輒盗婦將去,然後送牛馬爲聘,更將婦歸家,待有孕,乃相許隨還舍。”即此。清·趙翼《陔餘叢考·婚》:“村俗有以婚姻議財不諧,而糾衆女成婚者,謂之搶親。《北史·高昂傳》:昂兄乾求博陵崔聖念女爲婚,崔不許,昂與兄往之,置女村外,謂兄曰,何不行禮,於是野合而歸。是婚之事,古亦有之。然今俗婚皆已經許字者,昂所,則未字,固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