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结pienjie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时两者交界处所形成的结构。PN结的形成起因是交界面两侧电子、空穴浓度不同而发生的扩散运动。附图1表示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则结合时的状况。
由于P区有大量可以移动的空穴,N区几乎没有空穴,二者存在空穴浓度差,空穴从浓度高的P区向N区扩散。同样,N区有大量的自由电子,P区很少,二者间存在自由电子的浓度差,自由电子从浓度高的N区向P区扩散,如图1中箭头所示。可将这种扩散运动理解为一种扩散力。随着扩散的进行,P区空穴减少,P区出现了一层带负电的粒子区(图1(b)中用“-”号表示不能移动的受主原子);同时N区的电子减少,N区出现一层带正电的粒子区(图1(b)中用“+”表示不能移动的施主原子),这样,在交界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出现了负电荷和正电荷的空间电荷区。这些负、正空间电荷在交界面产生一个电场,电场方向从右指向左端,如图(b)E内箭头所示。这个电场力阻碍正电荷从左向右扩散运动,同时阻碍电子从右向左扩散运动。或说,电场力迫使空穴和电子沿与扩散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通常把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随着扩散的进行,交界处的空间电荷区加深,E内增加所引起的漂移运动也增加,最后,当浓度差所引起的扩散运动与E内所引起的漂移运动相等时,空间电荷区将稳定下来而不再增加。这个空间电荷区,因其载流子数目很少,故又称为阻挡层或耗尽区,PN结就是指的这个阻挡层。
PN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单向导电性。如图2(a)所示,外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相当于向PN结加正向电压。这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削弱了内电场,使阻挡层变窄,大大有利于扩散运动,使得多数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顺利通过阻挡层,这等效于正向连接时PN结电阻变小。因而电路内电流大,这个电流叫做正向电流。如图2(b)所示,当向PN结加反向电压,即外电源正极接N区、负级接P区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同,使阻挡层加宽,外部电场驱使P区的空穴向左移动,N区的电子向右移动,在空间电荷的左边,由于空穴移走,使负电荷量增加,负电荷区变宽;在空间电荷的右边,电子移走,正电荷增加,正电荷区变宽。空间电荷区(阻挡层)变宽,使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难于进行。但是P型半导体中的少数载流子(电子)和N型半导体中的少数载流子(空穴)在外电场作用下,通过PN结,在电路中会出现微小电流,称之为反向电流,硅管约1微安以下,可认为反向电阻很大,或者说基本不导电。

图2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