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k·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分析以及他的货币经济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K·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分析以及他的货币经济思想 K·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分析以及他的货币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维克塞尔是第一个否定萨伊定律和货币面纱观的人。他于1898年出版《利息与价格》一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著名的累积过程理论,通过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之间是否一致,以致使经济形成一个上升或下降的累积过程,来说明货币因素对经济的重大作用,从而建立起货币的经济理论。以后,在1901~1906年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两卷本)中,又进一步论述了他的货币经济学思想。维克塞尔认为,货币并不是笼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它要对经济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正是因为货币对实物经济起着各种积极的或消极的不同作用,才使经济随时发生变动而失去均衡。因此,如果能够使货币对经济保持中立,不发生影响,则由于货币的均衡即可带来经济的均衡。维克塞尔进一步指出,货币均衡实现的条件是使实际的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保持一致。所谓货币利率,是指在用货币提供借贷时实际支付的利率。维克塞尔认为,企业家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实物资本,在货币经济的条件下是采用货币形态进行借贷的,因而所借贷的是货币资本而不是实物资本。借贷货币资本所支付的利息就是货币利息。所谓自然利率则是指用实物提供信贷即借贷实物资本时所支付的利率。维克塞尔指出,自然利率是使物价保持稳定的利率,它与不用货币借贷而以自然形态的实物资本来进行借贷时所支付的利率相等,它决定于实物资本的需求与供给相一致之点。在均衡的条件下,自然利率等于实物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因此,在货币经济的条件下,既然生产所需的实物资本是以货币资本的形态进行借贷的,因而自然利率实际上就是使用货币借贷时企业家所预期获得的利润率。正是由于企业家在进行货币借贷时所实际支付的货币利率与预期获得的利润率即自然利率之间常常出现差距,才使经济发生上升或下降的累积过程,促使经济上下波动而失去均衡。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企业家有利可图,于是增加贷款,扩大投资,促使生产扩大,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会进一步扩大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促使物价上升。这就是说,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投资前景看好,投资、生产、收入、物价均发生向上的运动,形成经济上升的累积过程。相反,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企业家无利可图,于是减少贷款,缩小投资,造成生产萎缩,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将使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从而促使物价下跌,于是经济发生向下的累积过程。只有当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投资的增减并不能带来利润的增减,于是投资不增也不减,生产、收入、物价均保持不变,经济出现均衡状态。维克塞尔认为,货币正是通过其借贷利率与自然利率之间出现的高低差距,对经济发挥着消极的或积极的不同作用。因此,为了保持经济的均衡发展,维克塞尔提出了变更银行货币利率以调节经济发展进程的宏观货币政策主张,指出银行应自觉地不断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保持一致。当生产、物价发生向上的累积运动时,银行应主动提高货币利率以缩小其与自然利率的差距,减缓生产、物价上升的速度,使其越来越接近于均衡状态。相反,当生产、物价发生向下的累积运动时,银行应主动降低其货币利率,促使投资增加,生产扩大,造成物价与经济的回升。但是,维克塞尔认为,要事先确定自然利率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实际上,由于自然利率的定义之一是使物价保持稳定的利率,因而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就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与否的一个标志。银行只需根据物价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动货币利率,在物价上涨时调高货币利率,在物价下跌时降低货币利率,就可达到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保持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 ☚ K·魏克塞尔的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背离影响物价论 B·皮赛克和T·萨文的货币标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