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j·萨伊的货币需求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J·萨伊的货币需求思想

J·萨伊的货币需求思想

J·萨伊(1767~1832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不仅以其“萨伊定律”命名的“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市场均衡理论著称于世,而且在货币需求理论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财富不仅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劳务的价值,从而把无形产品纳入了财富的范畴。因为财富或商品怎样定性,它们的内涵是什么,范围有多大,这些问题同货币需求理论密切相关,它们直接构成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的研究对象。
关于货币需要量,萨伊作了较多的分析。他认为:
❶为满足一个国家的需要,必须有一定供给量的各种货币。这个供给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国在当时的繁荣程度。
❷商业规模或商品交易总额是货币需求首要的直接因素,交易的规模越大,市场越是活跃,货币需要量就越大。
❸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需求的另一重要因素,“货币与货物在富裕国家更快的流通速度,使它所需要和总交易额相称的货币额在比例上比贫穷国来得少。同一款项,在同一时间内,在一个富裕国家也许能进行十次交换,而在贫穷国家只能进行一次交易。所以,货币的需求,并不一定随着流通货物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流通扩大,但流通媒介却变得更活跃并发挥出更大效用。”(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1页)
❹货币需求量以年产品总量为基数,其比例占年产品总量的1/30到1/5之间,并且,将大大地高于前者和低于后者。
关于货币的价值,萨伊从效用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但是,某种货物一旦充当货币,就将增加它的内在价值,因为在此时它的效用已大大地增加了。
对货币流动的自然调节机制,萨伊认为:金本位制下的货币流通具有自然调节的机制。他说:“在金币条件下,一个国家一有足够货币以实现货物的流转,便不再有货币流入。过多的货币将流出国外寻找具有更大效用的市场。另一方面,银行发行的钞票,任何时候如果超过流通需要量与银行信用所许可的数量,钞票就将源源流回兑现。由此保持需要量与供给量的平衡。要保证货币流通的自然调节机制正常发生作用,最好的方式是顺其自然,国家不加干预。他说:可安全地听任私人决定如何最有利地安排超过流通需要量的现金,包括允许他们向国外输出。因为,每个人一拥有和他的生活情况与社会地位相当多的数量的货币,整个社会就有充裕的现金供给量。
关于货币量与物价,萨伊以供求法则加以解释,由此得出类似数量论的结论。他说:货币数量减少,它的价值便增加,货币数量增加,它的价值便降低。他认为,金属货币尽管有自然调节的机能,但并不意味着它的价值可以不变。使用金银充当货币,决不能使金银价值趋于稳定。货币或现金,是这样的实物,它们的价值象其他货物那样,受决定一切货物价值的规律的决定。换句话说,视它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比较情况而增减。至于金属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间是否成比例增减的问题,萨伊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这需视货币的需求强度而定。他举例说,随着美洲的发现,白银的供给增加了10倍,但白银的价值并没按比例降低到原有价值的1/10,实际上每百两银只降低到原有价值的1/4,即25两左右。因此,除非认可白银的需求强度增加了2.5倍,否则,情况就不可能象实际结果那样。

☚ 银行学派与通货学派关于货币问题的争论   J·萨伊的资本生产力利息论 ☛
000022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