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保加利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保加利亚Bulgaria国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勃而忌里亚、布加力亚、布加利亚、北那四里亚国、布戛里亚、布耳加利、比尔加尔利等。在今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东濒黑海。公元7世纪末保加尔人一支来此,建立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起沦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行省。1187年复建。1396年起被奥斯曼帝国侵占,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独立。1946年9月15日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首都索非亚。 保加利亚bǎo jiā lì yà欧洲巴尔干半岛东部的一个国家。[英] Bulgaria。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在同盟国之中,起初时有德国、奥国,后来加入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协商国之中,起初时有塞尔维亚、法国、俄国、英国及日本,后来加入意大利及美国。”1928年冯节《近百年国际政治史略》第四章:“一九一八年九月,保加利亚向协商国无条件乞和;十月,土耳其也降服;十一月,奥匈国为国体瓦解,变成几个独立国家,也无条件投降。” 保加利亚欧洲南部国家。全称保加利亚共和国。1946年9月15日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90年11月15日改称现国名。国土面积110993km2,人口828.3万(1997)。首都索非亚。1949年10月4日与中国建交。境内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70%,平原占30%。老山山脉长约600km,海拔500~2000m。位于西南部的穆萨拉峰海拔2925m,山顶终年积雪,是巴尔干半岛最高峰。海岸线长378km。全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12~13℃,年平均降水量670mm。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171034亿列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57633列弗。1997年12月汇率:1美元=487.35列弗(保货币)。1997年工业产值为44829.08亿列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从业人数为87.40万,占全国总劳力的27.3%。1997年农业产值为39387.21亿列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共有耕地480.5万hm2。从事农业的人口74.46万,占全国总劳动力的23.3%。旅游业比较发达。1997年接待外国游客754.32万人次,旅游收入10亿美元。交通运输以铁路和海运为主。1997年铁路总长6484km,客运量58.86亿人·km,货运量74.44亿t·km。公路总长162800km,客运量85.35亿人·km,货运量9.12亿t·km。1997年有商船324艘,总吨位215.5万t。内河航线总长7万km,客运量1200万人·km,货运量6.77亿t·km,海运航线总长1.5万km,货运量772.06亿t·km。1997年有飞机45架,国际航线总长15.06万km,客运量27.11亿人·km,货运量4100万t·km。有国际机场2个。全国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1997/1998学年有各类学校3889所,在校学生140.4万人,教师11.05万人。其中中小学3137所,教师6.77万人,学生92.72万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66所,教师2.08万人,学生21.62万人;高等院校86所,教师2.2万人,学生26.05万人。2004年人口776.1049万。国庆日3月3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41亿美元。同比增长5.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1美元。通货膨胀率6.1%。失业率12.67%。2004年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2%、9.85%、53.6%、9.2%。 保加利亚Bulgaria南欧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和土耳其为邻,东濒黑海。面积110911平方公里。人口897万(1987年),保加利亚人约占86%,其余为土耳其人、马其顿人等。通用保加利亚语。首都索菲亚。境内低地、丘陵、山地各占1/3。巴尔干山脉横贯中部,以南为罗多彼山地和马里乍河谷地。多瑙河流经北部边境,形成广阔的平原。北部大陆性气候,南部受地中海影响,冬季较暖。森林占全国面积的30%。有褐煤、铁、锌、铅、铜、铀等矿藏。公元681年自多瑙河北岸南下的斯拉夫人和自高加索北部西迁的保加尔人建立保加利亚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迅速发展,以机械制造、冶金、造船、化学和食品加工为主。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烟草等。盛产水果、蔬菜。玫瑰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华沙条约和经互会成员国。 保加利亚欧洲东南部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山地和丘陵占全境的70%。面积11.09万平方千米,人口901.1万(1990年),兵力10.7万(1991年)。首都索非亚,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主要城市还有普罗迪夫、瓦尔纳、布尔加斯等。1949年10月4日同中国建交。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国名。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和土耳其为邻。面积110,911平方公里,人口896.8万 (1986年),保加利亚人占90%,其余为土耳其人、马其顿人、吉卜赛人等。通用保加利亚语。主要信奉东正教。首都索非亚。境内低地、丘陵、山地各约占三分之一。巴尔干山脉横贯中部,以北为多瑙河平原,以南有罗多彼山地、马里查平原和滨海低地。木萨拉峰海拔2,925米,为最高峰。最大河流为多瑙河,流经北部边境,其支流伊斯克河纵贯西北部。南有马里查河及其支流登萨河。北部为大陆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年降水量约700毫米。森林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矿藏有煤、铁、铅、铜、铬、铀、石油等。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麦、燕麦等。盛产玫瑰。工业以机械制造、冶金、造船、炼油、化学、食品加工为主。玫瑰油的产量和输出量均占世界首位。全国铁路总长6,420公里,公路3.6万公里。公元前2000年色雷斯人定居于此。公元二世纪古保加利亚人从中亚迁至欧洲。681年古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建立了保加利亚国家 (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起沦为东罗马帝国的一个省。1187年复建特尔诺沃王国 (史称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396年起受土耳其人统治。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保加利亚王国获得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法西斯德国的附庸。1944年9月9日成立祖国阵线政府。1946年9月15日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4日同中国建交。 ☚ 叙利亚 帝力 ☛ 保加利亚Bulgaria东欧发展中国家,原实行中央计划经济,1991年开始推行私有化,并向市场经济过渡。面积11.1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800万(1997年),首都索非亚,货币名称列弗。战后经过恢复阶段,自1949年进入计划发展时期。在实行国家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1年完成,工业超过农业。50年代末实现变农业国为工业-农业国的目标。在实行工业化以后,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忽视农业与轻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农轻重比例,1988年为12:32:56。再由于经济管理体制过分集中和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落后,从70年代初开始,出现经济效益全面下降和增长速度减慢趋势。1981~1985年的“八五”期间,工农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降为4.3%和—0.6%。主要工业有动力、机器制造、化工、轻工、食品加工等。1989年剧变后,陷入经济危机。1990年与1989年相比,国民收入下降11.6%。1991年,工农业生产比上一年下降23%。现政权推行向市场经济过渡和私有化方针,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未见成效。1991年初开始逐步放开物价,到年底价格上涨4倍。1992年初,持续增加的失业者已达到50万人,失业率为12%,外债总额120亿美元,人均外债约1300美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