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人格
又称B型性格。1975年由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在研究心脏病病因时,提出两种人格特征:A型和B型。A型人格是易患冠心病的人格特征。B型人格是A型人格的对立组,B型人格特征为:不争强好胜、生活得悠闲自得、能以灵活和适应的方式对付应激和挑战、自控力强,对工作、成就、婚姻易产生满足感,遇事审慎,对工作耐心刻苦、说话平声静气、动作不匆忙,等等。但是,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患者也有近1/3的人患冠心病。所以,B型人格并不是对冠心病具有免疫性的。
美国弗瑞得门在研究冠心病的发病时,根据人格特征将人群分为A、B两种人格。B型人格指不易患冠心病的人格,其特征为悠闲自得,不好争强,从容不迫,生活工作有节奏,劳逸安排合理。其血清化验发现,血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含量远较A型的人为低。其行为模式称为“B型行为”。可分为B型-3和B型-4。后者是典型的与世无争的人,前者则靠近A型行为,有轻度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