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3.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南海市西南20公里西樵镇境内。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岩块所形成的古火山,已有七、八千万年历史。面积14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4米。山体外陡内平,状若莲衣复合,岩石节理发育,裂隙纵横,富有潜水。有28瀑、36洞、72峰、232泉。大科峰、九龙岩、冬菇岩、石燕岩、天窗格、响水岩、白云洞、白云瀑等均为著名景点。山中松竹森茂,山茶尤多。因山中多瀑泉,林中云气蒸腾,清人王无枝曾以“有峰皆挂瀑,无树不留云”,言其胜状。碧玉洞瀑布为西樵诸瀑之冠,一泉陡泻,乘空喷洒,摇光荡绿。山泉随处涌流,或潴为潭,或截为湖,或泻为瀑,处处皆泉,有“泉山”之称。西樵文化历史甚久远,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晚唐诗人曹松南游至此,筑翠微石室于黄龙洞下,并带浙江长兴顾渚名茶紫笋来此种植,山民自此多以种茶为业,云路村等处有茶仙庙祀之,今仍存。明时,大科峰下建有大科书院,不少学者曾来此讲学。方献夫曾隐居于此,有《西樵遗稿》。何中行、何言(白云先生)父子亦结庐于山中西部白云洞。经历代扩建,今白云洞一带已成山中主要景区,有“胜甲西樵”之誉。明清两代游西樵并留有诗作者,有陈世和、袁枚、丘逢甲等。今人郭沫若亦有诗咏。山中村落颇众,旧有三十二村,皆傍溪依山而筑,陈世和《西樵歌》云:“三十二村村一峰,峰峰削出青芙蓉。歌声唱出浇茶女,幽涧杜鹃相映红。”1994年辟为国家森林公园。
☚ 康有为旧居 4. 三水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