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瓜 【概况】: 异名 麦瓜、癞瓜(《滇南本草》),番瓜(《本草求原》),金瓜(《陆川本草》),番蒲(《江西中草药手册》),麻帮罕(西双版纳傣语)。 基源 为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的果实。南瓜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栽培3种,其中1种、1变种入药。 原植物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又名倭瓜、饭瓜(《中国植物志》),北瓜、金冬瓜(广州)。 历史 南瓜始载于《滇南本草》,曰“南瓜,一名麦瓜。”《纲目》谓:“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三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10余丈,节节有根,近地即著。其茎中空,其叶状如蜀葵,而大如荷叶。八九月开黄花,如西瓜花。 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 一本可结数十颗,其色或绿或黄或红……其子如冬瓜子。 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所述与今之南瓜完全相符。 形态 一年生蔓生草本。茎长达2~3m,节常生根,密被白色短刚毛。 卷须3~5歧,被短刚毛。叶柄粗壮,长8~19cm,被短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5裂,长11~25cm,宽20~30cm,上面密被黄白色刚毛或茸毛,常有白斑,叶脉隆起,背面毛更密,边缘密生细齿。 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钟状,裂片线形,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约8cm,5中裂,裂片反卷,具皱褶;雄蕊3,花丝腺体状,花药靠合,药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室,柱头3。瓠果形状多样,因品种而异,外面常有数条纵沟;果梗粗壮,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种子多数,白色。花果期5~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261页.图版64∶1-7) 生境与分布 原产墨西哥,明代传入中国,现南北各地广泛栽培。世界各地也普遍种植。。【生药】: 采集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 【化学】: 含果糖、棉子糖、水苏糖、果酸、柠檬酸、草酸、奎尼酸、酒石酸、烟酸、α,β-胡萝卜素、隐黄质(Cryptoxanthin)、类脂、三甘三酯、三甘二酯、甘油单酯、甾醇酯[1,2],1-Hexadecanoyl-2-trans-3-hexadecenoylphosphati dylglycerol、trans-3-Hexadecenoic acid[3]以及种子项下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1] Food Technol Aust 1987;39(10)∶488 [2] CA 1989;110∶133909q [3] Phytochemistry 1987;26(11)∶3065 【药性】: 性味 甘,温。 ❶ 《医林纂要》:“甘、酸,温。有小毒。” 归经 脾,胃经。 ❶ 《本草求真》:“入脾、胃、肠。” 功效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主治 肺痈,干性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汤火伤。 ❶ 《纲目》:“补中益气。” 用法用量 内服:蒸煮或生捣汁。 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凡患气滞湿阻之病,忌服。 ❶ 《纲目》:“多食发脚气,黄疸。”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随息居饮食谱》:“治鸦片中毒:生南瓜捣汁频灌。” 食疗 ❶ 《岭南草药志》:“治肺痈:南瓜500g,牛肉250g。煮熟食之(勿加盐、油),连服数次后,则服六味地黄汤5~6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