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故至誠無息。
按:此一節以首言‘故’字觀之,可知其結上數章而言聖人之至誠之德,始無餘藴矣。蓋‘誠者、誠之者’雖有聖賢之别,而‘及其成功’則同一‘至誠無息’之天德,故以此章統結,而章下注曰‘天道也’。竊謂第十一章三大支,即統結其上知仁勇數章。而所謂‘吾(不)〔弗〕能已’者,乃此章所言‘至誠無息’者也。自‘誠明’以下至此章,應上‘中庸’一節而言達德之極功,故以此章‘至誠無息’通結誠明之極功,以應前十一章之‘吾(不)〔弗〕能已’,前後照應,可謂脈絡分明矣。但‘誠明’以下,既應三達德,則不言勇者何也?蓋學者入德之事,非勇不能有為,而聖人成德之極,則‘不賴勇而裕如’故也。且‘至誠無息’,即聖人與天道之健,則雖不言勇而自然之勇自在其中矣。上文四節以天道人道相間言之,而於此獨説天道,讀者疑之。然此一節結上四節‘誠者、誠之者’之同歸於一‘至誠’,而與天為一,則不得不以天道單舉言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