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454滕文公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454滕文公 下

【滕文公 下】

【第一章】
‘且夫枉尺’云云。○按:孟子此言,直打破陳代計利之意。蓋枉尺直尋者,利也。纔説着‘利’字,已大段不是了,決不可為也。若專以利為重,則非但枉尺直尋,雖枉尋直尺,苟利也,亦則為之乎?孟子之意正如此。語脈緊要,專在利字上,非謂枉尺直尋其弊將至於枉尋直尺,故不可為也。若如此説,則枉尺直尋猶為差可,而必枉尋直尺,然後始為不可矣而可乎哉?小注尹和靖輔慶源皆主此意,記疑已卞之。
‘此以下’云云,小注朱子曰‘援天下’云云。○按:‘纔有利必有害’,此説固然。然孟子之意,則假令有利而無害,纔説利字便不可為爾。
或曰‘居今’云云。○按:‘枉己其能直人乎’一句自為一義,‘寧道之不行而不輕去就’一句,又自為一義。而末段‘不恤其去就’以下,並結上兩句之意,蓋不恤去就則道已枉矣,其可以行道乎?若可以行道,則當為之,此則枉己未能直人之意也。假令不恤去就而道可以行,決不可為也。若是可為,則當為之,此則‘寧道之不行而不輕去就’之意也。
【第二章】
‘加冠’云云,小注雙峯饒氏曰‘’云云。○按:‘諸侯懼’指被攻之諸侯,‘順其欲’指所説之諸侯。説之意,似如此而殊甚未瑩。
‘居天下’云云。○按:或問云: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三言者以廣居為主。據此則居廣居一事可包立正位、行大道。又以為程子所謂居廣居、行大道者,其於本末體用之間包舉而無遺。據此則只言居廣居、行大道,而立正位已在其中。小注朱子説以居廣居為體,而立正位為用,立正位又為體,而行大道又為用。據此則‘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三者,體用相因,兼此數義看方盡。
何叔京’云云,小注朱子曰‘居廣’云云。○按:‘對着他’‘他’字指富貴、貧賤、威武也。朱子嘗論浩然之氣,以‘不能淫、移、屈’謂低不足言,似與此注不同。然所謂低不足言,是極贊浩氣之‘至大至剛、充塞天地’,如長江大河,浩浩然而來。‘不能淫、移、屈’三言未足以盡此氣象云耳。其實‘不能淫、移、屈’豈在於浩然之外哉?言各有當,不可執此而疑彼也。
南軒張氏曰‘公孫’云云。○按:不能淫、移、屈者,即吾之心志,而心志之不被他淫、移、屈者,則蓋由於‘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耳。南軒乃謂廣居、正位、大道不被淫、移、屈,恐不成言語。
【第三章】
周霄問曰’云云。○按:‘三月無君則弔’,弔字似是以辭致慰之謂,非如弔喪之有節文也。或曰‘弔’非人弔之也,即自慼之意,恐涉迂曲。
‘黍稷曰粢’云云,小注雙峯饒氏曰‘三月’云云。○按:‘畢竟’二字語涉無當。不得君,故不得祭;不得祭,故弔。弔其不得祭,便是弔其不得君也。不必如是太分析。
曰‘士之仕也’云云。○按:有室有家,男女之所自願也。然男女不敢自專,故謂之‘父母之心’。而‘人皆有之’四字,當活看,不可專屬父母,若專屬父母而男女無與焉,則未足為君子欲仕之譬喻。集注專以父母言,故意有不相值者,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第四章】
彭更問曰’云云。○按:‘傳食’,傳謂乘馹,食謂供饋,猶今之言廚、傳也。
‘言不以’云云。○按:彭更之曰否者,恐非不以為泰之意。蓋上文‘子以為泰’一句,非問其以為泰。即斥‘不已泰乎’之語,則之答辭不應舉事而謂之否也。竊詳之當初問辭,則其意蓋以孟子率徒御之衆而傳食諸國者謂之張大侈盛,故以為問。及孟子事以答,則於是無事可對,乃曰當初所問之意,非敢以為張大侈盛也,即以無事而食為不可耳。之此言已非當初所問之意,而窘遯遷就、臨時撰出者也。何以知其然也?夫無事而食,謂之不可則可;而於泰字之義不甚襯當矣,泰字之義,即張大侈盛之謂也。此明指車徒傳食而言耳,故後説則改泰字為‘不可’字,其意可見矣。大抵彭更專以口給禦人者,故其説屢變而其意愈遯。下文亦將以求食及‘食志’之語皆非其心之真以為然也。游於聖賢之門,而惟以口給為能,其亦可惡也已。
曰‘梓匠’云云。○按:‘有功於子,可食而食’,只指梓匠輪輿,非兼君子而言。蓋只論梓匠輪輿之可食而食,以見君子固不求食,而時君當食之也。集注‘自我而言’、‘自彼而言’兩句,亦推説孟子言外之意耳。
【第五章】
孟子曰‘’云云。○按:‘使’二字,釋在‘饋食’之下,言使壯者往耕,老弱饁田也。饁田本是婦女之事,而民不過一時往耕而返,故婦女不從而老弱代之耳。下‘黍肉餉’,餉字亦是饁饋也。
始征’云云。○按:‘無罰’罰字是困苦之意,非謂自上罰之也。且‘無罰’與‘其蘇’之意同,即已來後歡喜之辭,非未來前期望之語也。諺解從注釋之,然終是可疑。
太誓周書’云云。○按:此釋‘于有光’與注不同。蓋之伐武王之伐,其事無異,若謂比之而尤有光,則恐過矣。當以注為正。
尹氏曰‘為國’云云,小注‘問趙氏’云云。○按:‘暴慢無强’,言暴慢則民心離畔,故其强不足恃,不必‘遇修德’而後然也。燕噲宋偃之見伐,皆非‘遇修德’耳。説未盡。
【第六章】
居州’云云,小注慶源輔氏曰‘古之’云云。○按:‘是豈獨欲趨事赴功’云云,語恐支衍。
【第七章】
陽貨欲見’云云。○按:‘陽貨先,豈得不見?’言陽貨若先來求見,則孔子安得不見云爾。蓋惟其不先來見,而瞰亡饋豚,欲以坐致,故孔子亦瞰亡往拜而已,終不肯見之也。
‘此又引孔子’云云。○按:‘惡無禮’恐非畏人以己為無禮也。蓋陽貨欲致孔子,而又慮非禮則無以致之,此所謂‘惡無禮’也。若畏人之議己無禮,則是陽貨猶為顧忌名義者,豈至於甘心悖惡,無所不為哉?
小注慶源輔氏曰‘陽貨’云云。○按:集注‘先來加禮’,蓋謂若先來求見而加以禮敬,則孔子豈不見之乎云爾。輔氏不解此意,反以饋豚為先來加禮,而以孔子之往拜其門謂之答禮,是不察乎陽貨之瞰亡饋豚,正是不先來之證,而孔子之瞰亡往拜,正是不欲見之意也。
曾子曰‘脅肩’云云。○按:‘君子所養’,‘君子’是汎言,蓋因二子之言而可知君子之所養也。集注專以為‘二子之所養’,恐意味短狹。
‘此章言聖人’云云。○按:以‘聖人禮義之中正’云云觀之,則朱子之意,亦似以孔子拜豚釋經文‘陽貨先,豈得不見’之義,如輔慶源之説。而細考之,則未也。蓋陽貨不先來見,而瞰亡饋豚,故孔子亦但瞰亡往拜,而終不肯見。非如‘脅肩諂笑’、‘未同而言’之淪於汙賤也。若當時陽貨先來求見,則孔子必不得不見,非如踰垣閉門之傷於迫切也。此乃聖人禮義之中正也。未知朱子之意,果如此否也?
小注汪氏廷直曰‘君子’云云。○按:説以孔子之拜豚及瞰亡分釋不剛不柔,恐亦與説同病。
【第八章】
‘知義理’云云,小注新安陳氏曰‘清輕之’云云。○按:不智不勇之罪大小之説,恐未安。
【第九章】
‘生,謂生民’云云。○按:氣化、人事‘反覆相尋’之説,當分看,又當合看。分看則‘氣化盛衰’自反覆相尋,‘人事得失’亦自反覆相尋。合看則氣化盛而人事得,氣化衰而人事失;又人事得而氣化亦隨而盛,人事失而氣化亦隨而衰者,是皆氣化、人事俱與之反覆相尋也。蓋‘氣化盛衰、人事得失’,要之相須而不能相離,則其實一致也。間有不相值者,如時洪水。亦千百之一,而理之變耳。故古今治亂得失,主氣化而言亦可,主人事而言亦可。主氣化而言,則天生周公以當一治,生洪水、猛獸、飛廉、亂賊、,以當一亂,則其間雖有人事之得失,而並歸之氣化之為可也。主人事而言,則周公之自成一治,飛廉、亂賊、之自成一亂者,其本雖由於氣化之盛衰,而並歸之人事之得失亦可也。知此以上數義,則此章‘一治一亂’與夫治中之亂、亂中之治,可以一以貫之而無疑矣。慶源輔氏節節分解,無所發明而反晦本旨,恐為没緊要之論矣。
既没’云云。○按:‘邪説暴行’,‘邪説’如夏桀之‘矯誣上天以布命于下’,商受之‘謂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之類是也。
‘知孔子者’云云。○按:‘戚矣’之戚字,明孔子哀痛惻怛不得已之意也。
‘聖王不作’云云。○按:諸侯放恣,則其間亦有僭亂悖逆之事,而孟子自任則只在於闢一事,何也?蓋春秋既作,則僭亂悖逆自當知懼。而當時之言横行天下,天下相率而歸之,而不知其教之為無父無君也,則其禍必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而並與孔子春秋之義而不明於世矣,故不得不大段費氣力苦死與卞。而之道息,則仁義不至充塞,而君臣父子之倫賴而不墜,彼諸侯之放恣不期懲而自懲矣。此所以獨以闢自任也。
孟子’云云,小注雙峯饒氏曰‘墨氏’云云。○按:墨氏似乎仁而反害仁,則固是充塞了仁。楊氏似乎義而反害義,則固是充塞了義。然天下之理,本一而分殊,而墨氏不知有此,則亦是充塞了義。‘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而楊氏徒知有我,則亦是充塞了仁。蓋仁義只是一個道理,充塞仁便充塞義,充塞義便充塞仁。記疑亦言之。
‘吾為此懼’云云。○按:‘邪説’字恐當屬上句,而‘放’字釋在‘者’字之下。諺解之句未然。
‘閑,衛也’云云,小注雙峯饒氏曰‘無父’云云。○按:此不必如此説。必欲為説,則如為我、兼愛是生於其心,不拔一毛、(磨)〔摩〕頂放踵是害於其事,無父無君、率獸食人是害於其政。
云‘戎狄’云云。○按:此引之‘戎狄是膺’,承上兼夷狄而言,又提出‘無父無君’四字以明周公之膺戎狄,以其無父無君也。蓋無父無君,聖人之所必誅,非惟周公。而孔子之作春秋,懲亂賊,亦以其無父無君也。此孟子之闢,其於承三聖之中,尤得之心法也歟。
【第十章】
孟子曰‘於’云云。○按:若使仲子不食粟、不居室,則是為能充其操而如蚓之無求也。然而仲子不能不食粟居室者,非蚓而人故也。非蚓而人則可知其操本非可充之操,而仲子所謂廉者,終是行不去也。夫‘避兄離母’,其悖於人道極矣。孟子不先斥乎此,而以‘蚓而後可’一語做題目,反復而極言之者,蓋欲仲子自知其所謂廉者,終是行不去而反乎人道也。
‘巨擘,大指’云云,小注慶源輔氏曰‘俗’云云。○按:孟子之以仲子為巨擘者,所以見之無人也。語法微有抑揚意,非真以仲子之廉有足可取而特許之也。説恐未察此矣。
‘以母之食[1]’云云。○按:‘以母’止‘居之’,雖言其不能充其類,而辭意截嚴,又非前言之比也。蓋‘以母則不食’,而‘以妻則食之’,則是待其母不如妻也;以‘兄之室則(不)〔弗〕居’,而‘以於陵則居之’,則是待其兄不如他人也。其悖於人倫極矣。廉不廉,又何足計哉?
范氏曰‘天之’云云,小注‘祭義’云云。○按:此引祭義語恐無當。
‘人之所以’云云,小注朱子曰‘温公’云云。○按:‘仲子之本意’以上是温公之言,‘孰使之然’以上是余隱之之言。余隱之,人姓名,亦見於盡心下篇第三章小注。‘愚謂’以下乃朱子之語也。然以下注觀之,則朱子頗未安於温公所稱狷者之云,而此注只誦其言而無所卞,可疑。
問‘温公’云云。○按:朱子此説,誠明白痛快,所以斥仲子之罪者至矣。因此而思之,假使其兄之禄室真由於悖逆作亂而得之,則為仲子之道,即當號泣力諫,勸兄棄禄棄室與之負母而去。如其不得,則以死繼之可也;不當以己之不食不居,徒為高致而恝視其兄其母,遂滅天性之恩也。此又朱子之餘意也。
慶源輔氏曰‘以仲子’云云。○按:‘足以高於一世’‘足以’字不免太過,改以‘疑若’二字則方穩。下説聖人‘與天地同功’語不倫。其餘記疑已卞之。
雙峯饒氏曰‘不要’云云。○按:食兄之禄,居兄之室,是人道之當然,不必待思量也。纔着‘思量’字,則疑或有不食兄禄、不居兄室之一道矣,而可乎?若如朱子所謂‘悖逆作亂’而得之者,則愚已論之在上矣。

☚ 11_453滕文公 上   11_455離婁 上 ☛
000027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