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运仪象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运仪象台 北宋时代一种浑仪、浑象、报时器结合之大型天文仪器。苏颂、韩公廉等设计制造,前后经历七年,于元祐七年(1092)制成,故又名元祐浑天仪象。为古代最宏伟最复杂之仪象台。高35.65尺(约12米),宽21尺(7米),呈正方台形,上狭下广。上层板屋放置浑仪,浑仪可随天球运动而转动,屋顶板可自由启闭,开近代望远镜室活动屋顶先河。中层密室放置浑象,半露半现,浑象由齿轮带动,与天穹一起旋转。下层放置报时装置、全台动力机构。报时装置有五隔。一隔三门三木人,时初由左门木人摇铃,时正由右门木人击钟,每刻中门木人击鼓;二隔门中有手持时辰牌木人24个,轮流至门口指示时辰;三隔有抱牌木人96个,轮流指示刻数;四隔木人1个,夜间按更筹击钲;五隔木人38个,夜间轮流转出,指示更数、筹数。动力机构中有一组杠杆装置将变速运动变为等间歇运动,使仪器能均匀运转,为近代机械钟表中关键部件锚状擒纵器雏形。水运仪象台可能为近代天文钟的直接祖先。中国历史博物馆据苏颂《新仪象法要》记载,制成一台模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