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應問章】
問:小注南軒之説‘皋陶既執瞽瞍於前,而使舜得伸其“竊負”之義於後’云云。信斯言也,皋陶亦已犯於故縱之律。未知如何?
曰:南軒之説未必無理,然愚意則以為皋陶必固執瞽瞍而不聽舜之‘竊負’也。夫如是,則舜必去其天位而朝夕待罪於犴門之外,於是乎天下之人必將皆曰:‘瞽瞍不可殺也,豈可殺吾君之父而使吾君不得為吾君乎!’如是争之,則皋陶何必殺之乎?蓋刑殺,天下之公論也,故‘國人皆曰可殺,然後殺之’。若國人皆曰不可殺,則瞽瞍雖殺人,亦不可殺也。
問:周禮‘八議’有‘議親、議貴’之律,蓋王者之親及高貴之人雖有罪,不可與凡民同議也。今瞽瞍之殺人宜可以親貴議之,而孟子不以是答之,何也?
曰:桃應之問,孟子之答,但假此以明天理人心之極致而已,‘議親、議貴’固未可説到也。皋陶之心但知有法,舜之心但知有父,及舜‘竊負’而民不聽其去,皋陶之法有不得行,不得已有‘議親’之法,此屬‘竊負’後事,非於此所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