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08_008里仁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08_008里仁篇 【里仁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蓋不仁者,失其本性,故窮則必濫,樂則必淫。其處貧賤也,常移易其心,而必思免貧賤之道。苟欲免之,其所為不出於正道,如水之汎濫,必就於卑下汙濁之地。樂則必淫者,人苟富貴,每陷溺其心而不能自守,不知不覺之中至於驕奢。如管仲之三歸、反坫、樹塞門之類,皆所以為淫也。夫子雖曰‘如其仁如其仁’,此乃舉其功而言,非真個其心仁也。‘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其心雖有深淺、高下之不同,皆非外物所奪也。雖然,仁者則心與仁為一,知者則心與仁為二,如孟子説‘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者,只是順道理做去,非有私心安排布置而然,此則安仁者之所為也。知者計較利害,知仁則利於吾,如貪夫之嗜貨,必欲得之也,如孔門弟子顔閔以上去聖人不遠者,足可謂安仁,而其餘諸子謂之見道不惑則可,然未免於利之也。夫子謂‘吾道一以貫之’者,聖人之心,渾然一理,萬事雖殊,以一心之理貫通做去,汎應曲當,不違於理。如事君則忠,事親則孝,皆是合做底道理,隨其事而各盡其理,故曰‘一以貫之也’。曾子之學,到得精察而力行之,但知其用而未知其(禮)〔體〕。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是以呼以告之,提醒他一間隔之蔽,曾子果能默識心通,故即應之曰:‘唯。’及夫他人之問也,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蓋‘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夫子之一理,渾然如‘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論之,‘一以貫之’之實不外於此,可謂語約而意盡矣。 ☚ 08_007為政篇 08_009雍也、泰伯、子罕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