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九思章】
九思
語類 或問‘君子有九思’。曰:‘公且道,色與貌,可以要得他温,要得他恭。若是視聽,如何要得他聰明?’曰:‘這只是意誠了,自會如此。’曰:‘若如公説,都没些事了,聖人意思不如此。有物必有則。只一個物,自各〔家〕有個道理云云。見小注。聖人教人,不是理會一件,其餘自會好。須是逐一做工夫。如公所説意誠,便都無事。今有人自道心正了,外面任其箕踞無禮,是得不得云云。公道如何視會明,聽會聰?也只是就視聽上理會。“視遠惟明,聽德惟聰”。如有一件可喜底物事在眼前,便要看他,這便被他蔽了。到這時節,須(有)〔便〕知得有個義理,在所可喜,此物在所〔不〕當視。這便是見得道理,便是見得遠,不蔽於眼前近底,故曰“視遠惟明”。有無益之言,無稽之言,與夫諂諛甘美之言,〔有〕仁義忠信之言。仁義忠信之言,須是將耳常常聽着;那許多不好説話,須莫教他入耳,故曰“聽德惟聰”。’[1]賀孫。
存疑 這思不是空思想,作為就在其中。
説叢 許敬庵曰:學者多言九思只是一思,道理豈不如是。聖人之意,卻要人於身心之間每事致思反求而得其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