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政章】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語類 ‘道之以德’者,是自身上做出去,使之知所向慕。‘齊之以禮’者,是使之知其冠昏喪祭之儀,尊卑大小之别,教化知所趨。卓。
存疑 德與禮容易看,政與禮如何分?政是官府之節法,禮是生民日用之所行者。
法制禁令。
蒙引 法制所以示之,使依此做;禁令所以戒之,使不得不依此做。
有恥且格。
精義 伊川曰:‘格,至也,至於善。’又曰:‘有恥且格,此謂庶民。士則行己有恥,不待上之命而然。’
語類 問:‘格字。’曰:‘是“合格”、“及格”之“格”,使合法度而已。’祖道。○格者,至於善也。如‘格于文祖’,‘格于上下’與夫‘格物’,(物)[1]格者,皆至也。子蒙。
制度品節。
蒙引 品節,是制度中之品節。制度如吉禮知何,凶禮如何,軍禮如何,賓嘉禮如何,都有個制度。品則有尊卑厚薄之等,節則有無過不及之差。
淺深厚薄。
語類 ‘人之氣質有淺深厚薄之不同’云云。見小注。○子蒙。○‘稟有厚薄,感有淺深’云云。見小注。○南升。○‘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觀感得深而厚者,固好。若淺而薄者,須有禮以齊之,則民將視吾之禮,必恥於不善而至於善矣。人傑。
政刑伯者之事。
語類 問:侯氏云‘刑政,霸者之事’。曰:‘專用刑政,只是霸者事。’問:‘威文亦須有德禮,如左傳所云。’曰:‘它只是借德禮之名出做事,如大蒐以示之禮,伐原以示之信,出定襄王以示之義。它那曾有躬行德禮之實!這正是有所為而為之也。又如漢高祖為義帝發喪,那曾出於誠心!只是因董公説,分明借這些欺天下。’賀孫。